2025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实现旗镇村三级体制融合功能聚合资源整合
· 调解优先 速裁断后
· 构建涉企行政执法闭环管理体系
· 警力跟着民意走围着百姓转
· 擦亮高效服务警民连心新名片
· 图片新闻

西藏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派出所积极回应群众需求
警力跟着民意走围着百姓转

( 2025-10-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王鹤霖
□ 本报通讯员 梁化刚 旦增旺姆
  
  西藏有许多名为“扎西岗”的地方,藏语意为“吉祥之地”。如何让寓意美好愿景的地名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派出所给出了答案。
  2023年11月,扎西岗乡派出所成功获评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从守好一片区,到成为守护群众安全、传递民生温度的坚实屏障,扎西岗乡派出所的基层警务工作,为西藏基层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高原模板。
倾听诉求为民解忧
  “我就是冲着这个工地来拉萨的,现在没有活儿,我的生活怎么办?要点儿补偿也不过分吧。”
  “是天气原因干不了,我也没办法。我也希望马上能开工,我也有很多损失……”
  在扎西岗乡派出所顿珠调解室,面对某工地老板与工人“激烈辩论”,三级警长何天福一边为双方倒温水安抚情绪,一边耐心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是前不久,《法治日报》记者在扎西岗乡派出所便民服务大厅看到的一幕。
  “近几年,劳务纠纷、感情纠纷、邻里纠纷等警情、求助比较多。为更好地解决群众难题,我们设立顿珠调解室。就去年而言,我们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6次,化解率达100%。”扎西岗乡派出所所长次仁多吉说。
  走进顿珠调解室,墙上14名调解员的照片映入眼帘,他们当中有各村有威望的老人、网格员,还有法律顾问。来调解的群众可以“点单式”选择信任的调解员,这种模式让群众感到格外安心。
  自组建以来,该调解室以“党政+群众”为固定组合,以“专班+多元”的灵活模式,依托辖区党员干部、联户长、网格员及群众代表,视情邀请涉事单位、部门、企业等多元主体,做到多方疏导、深层调解、长期巩固。同时,依托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和第三方调处建议,不断强化法律在案事处理、矛盾化解中的权威地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次仁多吉说:“调解矛盾纠纷没有捷径,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耐心细心倾听群众诉求,才能办好事。”
实时在线暖心服务
  在长期实践中,扎西岗乡派出所探索出以“警务跟着民意走、警力围着百姓转”为核心的经验模式。为实现“身边事就近办”,派出所将便民服务大厅打造成“民生综合体”,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项目,全部“一站式”集中办理。
  户籍窗口推行“5+2+24”全天候预约和服务,开展上门办证、上门送证,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同时,结合辖区实际,推出户籍办理10项便民措施,“码上办”上墙1575处。
  这份“实时在线”服务,也温暖着318国道上的游客。
  “我是来自辽宁的游客,深夜到这个派出所扎营,民警们太热情了,特意为我接了热水,太暖心了,我录个视频表扬一下民警们,西藏太温暖了!”一名游客特意录制抖音视频,记录在扎西岗乡派出所院外停留一夜的温暖经历,这一视频在网上爆火。
  “我们派出所就在318国道旁,来往游客多,为此我们在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台,提供急救药品、雨伞借用、免费茶水、应急充电等贴心服务。”次仁多吉说。
主动作为护航发展
  距扎西岗乡派出所6.6公里的仁青林村,每年6月中旬至8月底,都会因野生牛肝菌进入最佳采摘期而热闹起来——鲜嫩的菌子吸引各地游客、采菌人前来,却也给村子带来了“甜蜜的烦恼”。大量人员涌入后,周边林地、田间的垃圾增多,生态环境面临压力。
  为守护家园环境,仁青林村村委会主动牵头,组织村民定期清扫采摘区域。考虑到村民投工投劳需要成本,村委会决定向外来采菌人和游客收取每人20元的垃圾清理费,既能补贴环境治理开支,也能为村民增加收入。这份“护环境、促增收”的初心虽好,却因缺乏上级部门的正式文件支撑、收费后无法提供合规票据,成了“不合规操作”。
  很快,问题随之而来。游客质疑收费的合理性,村民因无法提供票据难以解释,相关纠纷多次发生。一名游客因索要发票无果,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项收费行为。
  “面对冲突,我们第一时间梳理清楚症结——村民想护环境、增收入没错,游客要发票维护合法权益也没错,问题出在‘流程不合规、依据不明确’。”次仁多吉说,若简单叫停收费,村民积极性会受挫,后续环境治理可能陷入停滞;若放任不管,不仅会持续引发游客不满,还可能损害当地旅游口碑,最终影响村民长远利益。
  意识到单一部门无法破局,派出所主动扛起协调责任。一方面深入村里走访,收集村民对环境治理、增收的真实诉求,明确收费的核心用途是垃圾清理、生态保护,而非乱收费;另一方面迅速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推动多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既要让村民的合理诉求有处安放,也要让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次仁多吉说。
  在派出所的积极推动下,相关部门正式出台专项文件,同时规范票据管理,确保游客缴费后能拿到合规凭证。
  如今,仁青林村的收费行为有了“合规护身符”,曾经的矛盾纠纷没了踪影,采摘季的村子既干净整洁又和谐有序。
  “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安稳,更离不开经营环境的安全。”次仁多吉的话道出了派出所的职责担当。从化解矛盾到推动规范,扎西岗乡派出所始终以护航发展为目标,用公安力量打通治理堵点,让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形成良性循环,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稳定动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