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实现旗镇村三级体制融合功能聚合资源整合
· 调解优先 速裁断后
· 构建涉企行政执法闭环管理体系
· 警力跟着民意走围着百姓转
· 擦亮高效服务警民连心新名片
· 图片新闻

内蒙古鄂托克旗推进农村牧区社会治理现代化
实现旗镇村三级体制融合功能聚合资源整合

( 2025-10-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郭君怡

  “10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不容易!”近日,在草原深处,一起困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牧民巴某与特某10余年的草牧场纠纷终于画上句号,双方握手言和。
  2014年,因草牧场边界划定存有争议,两户牧民从最初的口角摩擦升级到后来影响双方生产生活的矛盾,同时也给周边牧户的草场使用带来困扰。在棋盘井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放下恩怨,化干戈为玉帛。
  10余年恩怨的圆满化解,得益于鄂托克旗建立的“跨部门协同+多元调解”机制,这也是近年来鄂托克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推进农村牧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鄂托克旗委政法委副书记格日勒图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鄂托克旗针对人员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的地域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推进农村牧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擦亮“千里草原安睦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全方位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鄂托克防线。
  “安睦隆”蒙古语意为平安、和睦、兴隆,是蒙古族牧民常用的祝福语。“千里草原安睦隆”是鄂托克旗在探索推进农村牧区社会治理进程中打造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实现旗、苏木镇、嘎查村(社区)三级体制再融合、功能再聚合、资源再整合。
  据了解,鄂托克旗在学习借鉴“三分吸附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嘎查村3次调解让小纠纷就地化解、苏木镇2次调解让烦心事分流化解、旗级1次化解让疑难事实质化解的“321”工作法,同时以苏木镇为“桥梁”,建立基层综合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鄂托克旗综治中心接到39名务工人员求助,反映企业存在拖欠劳动报酬的情况,且多次协商未果。中心迅速响应,联合旗人社局、林草局、信访局及公安部门协同处理,并依托综治平台组织企业、务工人员开展三方核实与协商。经多次沟通协商,企业于调解现场履行支付承诺,全额结清薪酬40余万元。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还以为自己的‘血汗钱’就要打水漂了……”39名务工人员拿到拖欠已久的工资后连声道谢。
  格日勒图向记者介绍,鄂托克旗不断拓展民主协商平台,将群众点题作为协商议事的“第一道工序”,依托“小板凳议事会”“茶台议事会”“村坊议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协商议事活动,积极发动各方力量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阿尔巴斯”是依托鄂托克千里草原孕育而生的著名农产品地理标志。鄂托克旗政法机关依托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搭建多主体共治协作平台,全链条推进生态司法保护格局的形成,进一步激发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的内驱力,助力“阿尔巴斯”品牌保护,激活联农带农特色产业22个,着力提升脱贫户、监测户造血能力,为124名脱贫人员安排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协管员岗位,推动千里草原绿富同兴。
  为充分发挥“安睦隆”典型户示范引领作用,鄂托克旗进一步健全完善嘎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安睦隆”典型户、“安睦隆”典型户联系服务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三联系三服务”管理模式,促进苏木镇和嘎查村“两委”部分服务职能与“安睦隆”典型户职责任务的延伸对接,让“安睦隆”典型户真正成为政策宣讲的“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服务员”、化解纠纷的“调解员”。
  目前,全旗6个苏木镇共评选出“安睦隆”典型户24户。今年以来,全旗各苏木镇联系服务群众2800余次,解决乡村道路破损修复、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366项,解决居民供暖、活动用房等问题100余项,真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治理”方向转变,农牧民的认同感、村社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调解并非简单的“和稀泥”,而是在解开“法结”的同时,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千里草原安睦隆”不仅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更是法治在千里草原深深扎根后向上长出的枝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