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从立案到拿款,我只跑了法庭这么一个地方,没想到效率这么高。”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方某的感慨,道出了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人民法院立审执改革的核心成效——让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站、只跑一地”。 为进一步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近年来,凤县法院坚持“内部协同+外部联动”结合,诉前诉中诉后同治,创新构建“164”(即一个中心、六维机制、四项制度)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工作机制,坚持全流程各环节精准发力、有效链接,努力实现实质解纷、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方某这起合同纠纷案的快速化解,正是凤县法院“164”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工作便民利民的真实写照。 2020年4月,方某与郑某等人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兴建砂石生产线,合同到期后,双方于2023年6月签订《补偿协议》,约定由被告某公司、郑某等人支付原告相应设备补偿款。但一年过去,方某未收到分文。 今年7月,方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龙口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咨询。立案法官意识到该案标的额大、涉案主体多,若立案、审理、执行分别办理,案件办理周期长,款项执行也可能存在风险。 “我们法庭具备立审执全流程功能,建议您立即申请财产保全。”法官主动出示《诉讼保全告知书》,并告知可通过购买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降低保全成本。当天,方某在龙口法庭办妥立案和保全手续,执行团队迅速响应,冻结被告银行账户资金。 据介绍,为让群众办事不折腾、更顺心,凤县法院打通各环节堵点,在龙口法庭打造集立案、保全、诉讼、执行、信访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集约型诉讼服务中心,推进重点业务“一站通办”。这正是凤县法院“164”机制“一个中心”的体现。 账户被冻结后,被告郑某及公司急忙联系法庭:“公司正常经营急需资金周转,我们愿意协商解决问题!” 法官立即深入被告公司所在地网格村了解其经营状况,通过“云庭审”组织双方对账结算。经法庭调解,最终确认被告实际欠付原告方某31.8万元,原告方某主张的80万元包含了被告欠付案外人的款项。为一次性解决纠纷,法庭联系案外人与被告对账结算,确认被告欠付案外人28万元。对账结算完成后,被告于调解当天支付原告方某全部案件款,法庭随即解除保全措施。该案办结后,法官电话回访得知,被告与案外人达成的结算协议履行顺利。 数十万元纠纷,从引导保全到主动履行,仅用20日,龙口法庭通过“法官进网格”、与驻地部门对接联动、强化案件保全、注重事前调查事后回访、主动督促履行、法庭直接执行六维机制协同发力,切实提升了立审执一体化改革效能。 高效化解纠纷的背后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凤县法院通过锻造“全链条”复合队伍,培育精通立审执的“全科型”法官;强化“下沉式”资源保障,倾斜人财物夯实基层执法基础;建立“协同性”督导机制,通过对口指导与阅核提升效能;创新“实效化”考评导向,突出执源治理推动“案结事了”即“四项制度”,积极完善立审执衔接机制,做好涉民生案件优先接待、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让胜诉权益兑现走上“快车道”。 随着立审执一体化的运行,仅就龙口法庭来看,今年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下降21.46%,办理执行案件26件,执行到位率79.21%。 “数十万元纠纷20日化解,不仅是一个案件的圆满完结,更是‘164’机制的生动注脚。”凤县法院代院长段微涛说,凤县法院通过立审执一体化,实现“一起案件、一个流程、一个法庭”就能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打通案件流程性环节壁垒,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定分止争的前沿阵地。

|
|
数十万元纠纷20日化解
|
陕西凤县法院“164”机制高效兑现胜诉权益
|
|
|
( 2025-09-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从立案到拿款,我只跑了法庭这么一个地方,没想到效率这么高。”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方某的感慨,道出了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人民法院立审执改革的核心成效——让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站、只跑一地”。 为进一步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近年来,凤县法院坚持“内部协同+外部联动”结合,诉前诉中诉后同治,创新构建“164”(即一个中心、六维机制、四项制度)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工作机制,坚持全流程各环节精准发力、有效链接,努力实现实质解纷、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方某这起合同纠纷案的快速化解,正是凤县法院“164”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工作便民利民的真实写照。 2020年4月,方某与郑某等人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兴建砂石生产线,合同到期后,双方于2023年6月签订《补偿协议》,约定由被告某公司、郑某等人支付原告相应设备补偿款。但一年过去,方某未收到分文。 今年7月,方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龙口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咨询。立案法官意识到该案标的额大、涉案主体多,若立案、审理、执行分别办理,案件办理周期长,款项执行也可能存在风险。 “我们法庭具备立审执全流程功能,建议您立即申请财产保全。”法官主动出示《诉讼保全告知书》,并告知可通过购买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降低保全成本。当天,方某在龙口法庭办妥立案和保全手续,执行团队迅速响应,冻结被告银行账户资金。 据介绍,为让群众办事不折腾、更顺心,凤县法院打通各环节堵点,在龙口法庭打造集立案、保全、诉讼、执行、信访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集约型诉讼服务中心,推进重点业务“一站通办”。这正是凤县法院“164”机制“一个中心”的体现。 账户被冻结后,被告郑某及公司急忙联系法庭:“公司正常经营急需资金周转,我们愿意协商解决问题!” 法官立即深入被告公司所在地网格村了解其经营状况,通过“云庭审”组织双方对账结算。经法庭调解,最终确认被告实际欠付原告方某31.8万元,原告方某主张的80万元包含了被告欠付案外人的款项。为一次性解决纠纷,法庭联系案外人与被告对账结算,确认被告欠付案外人28万元。对账结算完成后,被告于调解当天支付原告方某全部案件款,法庭随即解除保全措施。该案办结后,法官电话回访得知,被告与案外人达成的结算协议履行顺利。 数十万元纠纷,从引导保全到主动履行,仅用20日,龙口法庭通过“法官进网格”、与驻地部门对接联动、强化案件保全、注重事前调查事后回访、主动督促履行、法庭直接执行六维机制协同发力,切实提升了立审执一体化改革效能。 高效化解纠纷的背后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凤县法院通过锻造“全链条”复合队伍,培育精通立审执的“全科型”法官;强化“下沉式”资源保障,倾斜人财物夯实基层执法基础;建立“协同性”督导机制,通过对口指导与阅核提升效能;创新“实效化”考评导向,突出执源治理推动“案结事了”即“四项制度”,积极完善立审执衔接机制,做好涉民生案件优先接待、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让胜诉权益兑现走上“快车道”。 随着立审执一体化的运行,仅就龙口法庭来看,今年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下降21.46%,办理执行案件26件,执行到位率79.21%。 “数十万元纠纷20日化解,不仅是一个案件的圆满完结,更是‘164’机制的生动注脚。”凤县法院代院长段微涛说,凤县法院通过立审执一体化,实现“一起案件、一个流程、一个法庭”就能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打通案件流程性环节壁垒,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定分止争的前沿阵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