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杨柳青青 黄宇婷
近年来,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履行登记立案法定职责,守好公平正义“首道关”,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通过找准党建引领着力点、抓稳有信必复关键点、锚定协同治理切入点“三点合一”,有效促进信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改进诉讼服务作风 “多亏了窗口小姑娘耐心帮忙,不然像我这么大年纪的,起诉状都不会写哩!”近日,一起借贷纠纷的起诉人罗大爷,在宜丰法院立案诉服窗口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作为面向群众的“第一窗口”,法院立案庭的工作是留给当事人的“第一印象”。宜丰法院立案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诉讼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岗”,持续改进诉讼服务作风,并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实行立案、问询一次性告知制度。同时,制作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常见案件立案材料“一图读懂”清单,展现司法服务的便捷性。 对于部分不方便到现场咨询的群众,宜丰法院电话热线始终保持畅通高效,形成“前端登记分流、中端办理反馈、后端回访督办”的工作模式,成为连接法院与群众的“暖心线”。今年以来,全院接收赣法民意工单231件,无超期处理和不满意工单。 实质化解涉诉信访 宜丰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推动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该院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化解责任、院领导常态化接访制度,杜绝“超期接收、长期未办理”等问题,压实涉诉信访负责人责任,定期汇报化解工作进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建立来信案件精准分类识别、流程化和台账化管理、跟踪督办办信机制,高效化解矛盾为民解忧,由专人负责登记、流转及跟踪督办等事项,确保涉诉信访各环节流转顺畅,并坚持“一案一档、一访一策”管理,确保信访案件底数清、情况明。今年上半年,全院“有信必复”期限内处理答复率达100%。 在办理信访件过程中,宜丰法院着眼化解“关键帧”,打出多元联动“组合拳”:强化公安、信访等部门及属地乡镇联动协作,形成信访纠纷化解合力,对群体性、极端化信访苗头及时制定应急预案,一案一策“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破解难点,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动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依托“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等专项治理行动,实质性化解各类涉诉信访事项。 多元力量参与调解 “感谢你们帮我拿到这笔抚养费,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不久前,曾某在宜丰法院哽咽地说。 原来,曾某和华某于9年前离婚,离婚时签订了离婚协议,双方约定两个小孩均由曾某抚养,华某每月支付抚养费,但华某仅支付几个月后就再未支付。曾某感到生活负担逐渐增加,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华某支付抚养费。 经当事人同意,宜丰法院立案庭安排先行调解团队进行调解,妇联、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参与、联动化解。调解人员以两个小孩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唤醒华某对孩子的关爱和情感,引导其承担抚养小孩的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华某同意分期支付拖欠的抚养费,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 近年来,宜丰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实现先行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真正减少群众诉累。针对家事纠纷、物业纠纷等较为频发的纠纷,宜丰法院探索创新解纷路径,联合妇联等6家单位共同建立联动调解机制,组建家事维和团队,通过召开联席会、调解经验交流会、专业培训会等方式,引导多元力量有序参与调解。 同时,宜丰法院立足指导调解职能,延伸服务队伍,在全县16个乡镇(场)设置网格法庭,每个网格法庭配备1名员额法官和1名法官助理负责指导,1名庭务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调解工作,形成“线上有指导、线下优服务”的纠纷化解模式。 今年以来,宜丰法院先后通过“网格法庭”平台为基层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开展“点单式”调解业务培训10次,覆盖基层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3200余人,受到广泛好评。

|
江西宜丰法院“三点合一”促进信访纠纷实质化解
|
“有信必复”期限内处理答复率达100%
|
|
|
|
( 2025-09-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杨柳青青 黄宇婷
近年来,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履行登记立案法定职责,守好公平正义“首道关”,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通过找准党建引领着力点、抓稳有信必复关键点、锚定协同治理切入点“三点合一”,有效促进信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改进诉讼服务作风 “多亏了窗口小姑娘耐心帮忙,不然像我这么大年纪的,起诉状都不会写哩!”近日,一起借贷纠纷的起诉人罗大爷,在宜丰法院立案诉服窗口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作为面向群众的“第一窗口”,法院立案庭的工作是留给当事人的“第一印象”。宜丰法院立案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诉讼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岗”,持续改进诉讼服务作风,并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实行立案、问询一次性告知制度。同时,制作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常见案件立案材料“一图读懂”清单,展现司法服务的便捷性。 对于部分不方便到现场咨询的群众,宜丰法院电话热线始终保持畅通高效,形成“前端登记分流、中端办理反馈、后端回访督办”的工作模式,成为连接法院与群众的“暖心线”。今年以来,全院接收赣法民意工单231件,无超期处理和不满意工单。 实质化解涉诉信访 宜丰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推动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该院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化解责任、院领导常态化接访制度,杜绝“超期接收、长期未办理”等问题,压实涉诉信访负责人责任,定期汇报化解工作进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建立来信案件精准分类识别、流程化和台账化管理、跟踪督办办信机制,高效化解矛盾为民解忧,由专人负责登记、流转及跟踪督办等事项,确保涉诉信访各环节流转顺畅,并坚持“一案一档、一访一策”管理,确保信访案件底数清、情况明。今年上半年,全院“有信必复”期限内处理答复率达100%。 在办理信访件过程中,宜丰法院着眼化解“关键帧”,打出多元联动“组合拳”:强化公安、信访等部门及属地乡镇联动协作,形成信访纠纷化解合力,对群体性、极端化信访苗头及时制定应急预案,一案一策“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破解难点,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动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依托“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等专项治理行动,实质性化解各类涉诉信访事项。 多元力量参与调解 “感谢你们帮我拿到这笔抚养费,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不久前,曾某在宜丰法院哽咽地说。 原来,曾某和华某于9年前离婚,离婚时签订了离婚协议,双方约定两个小孩均由曾某抚养,华某每月支付抚养费,但华某仅支付几个月后就再未支付。曾某感到生活负担逐渐增加,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华某支付抚养费。 经当事人同意,宜丰法院立案庭安排先行调解团队进行调解,妇联、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参与、联动化解。调解人员以两个小孩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唤醒华某对孩子的关爱和情感,引导其承担抚养小孩的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华某同意分期支付拖欠的抚养费,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 近年来,宜丰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实现先行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真正减少群众诉累。针对家事纠纷、物业纠纷等较为频发的纠纷,宜丰法院探索创新解纷路径,联合妇联等6家单位共同建立联动调解机制,组建家事维和团队,通过召开联席会、调解经验交流会、专业培训会等方式,引导多元力量有序参与调解。 同时,宜丰法院立足指导调解职能,延伸服务队伍,在全县16个乡镇(场)设置网格法庭,每个网格法庭配备1名员额法官和1名法官助理负责指导,1名庭务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调解工作,形成“线上有指导、线下优服务”的纠纷化解模式。 今年以来,宜丰法院先后通过“网格法庭”平台为基层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开展“点单式”调解业务培训10次,覆盖基层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3200余人,受到广泛好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