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编者按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如何准确把握这一要求,更好发挥法治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本版刊发一组地方政法机关相关调研文章,以期交流探讨,分享经验。 近年来,湖北武汉法院深刻把握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需求练内功、立足本职优环境、守正创新提效能、延伸职能聚合力,为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贡献司法力量。 一、突出需求导向,练好服务营商环境内功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武汉两级法院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需求,对标先进一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考核督导,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高站位问需问计。始终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建立与市工商联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设立覆盖全市的民营企业诉调服务站,加大涉企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预警、诉求办理力度。 高起点谋划推进。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将司法保障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完善工作制度。接续升级优化举措,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坚持“小切口、微创新”,精准服务市场需求,培育出一批实用性强的制度成果和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4.0版。 高要求督促落实。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正负清单,制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督促检查工作规则等,打造“发现问题—曝光问题—整改通报—追责问责—年底考核”的闭环督查模式,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检查等活动,督促干警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从民营企业家、执法监督员、律师等群体中聘请监督员,让监督成为营商环境助推器。 二、突出审判主业,打造安心放心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核心在于为企业提供公平、安全、稳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武汉两级法院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意识,在“安”“专”“效”上着力,公正高效办理每一起涉企案件,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专心经营。 以“安”为本,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严惩破坏营商环境的犯罪行为,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让企业家安心创业。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探索财产保全反担保前置和司法评估费用支付保险机制,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强化行政协议、行政允诺案件司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守约践诺。 以“专”为要,提升产权保护效能。推进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建设,护航企业创新创造。加快金融法庭和产业法庭建设,打造华中金融审判名片。近两年,全市法院审结各类金融商事案件8万余件,平均审理用时57天。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成立中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灵活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推动企业优胜劣汰。 以“效”为基,降低企业解纷成本。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入专业调解组织,两级法院全部进驻区域矛调中心,推动涉企纠纷快速妥善化解。抓实“高效办好一件事”,组建立案调解和快审团队,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快审速裁。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深化分段集约、类案集中执行新模式,完善执行正向激励机制,助力企业快速实现胜诉权益。 三、突出改革创新,加速释放便企惠企红利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武汉两级法院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科技创新与司法改革双轮驱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司法需求。 智慧诉讼提升司法获得感。建设“一中心、六平台、十八个应用系统”,打造武汉法院诉讼网,优化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等功能,实现纠纷化解“一站式、零跑腿”。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89.35%,网上立案两日内办结率100%;电子送达率达83.46%。全面施行“胜诉退费”新机制,由当事人“申请退”升级为人民法院“主动退、全额退、一次退”。 涉企评估提供硬核保护。落实“一案一评估、关键环节必评估”要求,对涉案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作出防范处置,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微创新回应企业关切。针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广十大创新举措,公开诉讼服务十项承诺,进一步规范财产保全、诉调对接等工作。对标改革创新工作要求,选准“小切口”,确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项目29个,涵盖无纸化办案、信用修复等方面。 四、突出职能延伸,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武汉两级法院立足区域发展定位,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区域协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深化府院联动共建。加强与市发改委、金融等部门的对接沟通,推动营商环境涉法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顺畅运行。推动建立市区两级破产府院联动机制,联合出台信用修复、税务核销等5项政策文件,破解企业破产难题。围绕“保交房、保民生、护稳定”,主动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推动项目复工复产,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 推进区域司法协作。发挥武汉“一主引领”龙头作用,牵头推进“1+8”城市圈司法协作一体化,出台具体措施,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大湖北自贸试验区司法保障力度,推动建立司法服务联动、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开放环境。贯彻湘赣鄂三省法院框架协议,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司法辐射力。 营造崇法向善风尚。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评选,定期通报营造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使营商环境建设成果被知悉、受检验、获认可。突出反面典型的警示提醒作用,发布涉企案件“红黑榜”,推动形成“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
|
|
以公正司法描亮法治底色
|
|
|
|
( 2022-11-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刘太平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
|
编者按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如何准确把握这一要求,更好发挥法治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本版刊发一组地方政法机关相关调研文章,以期交流探讨,分享经验。 近年来,湖北武汉法院深刻把握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需求练内功、立足本职优环境、守正创新提效能、延伸职能聚合力,为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贡献司法力量。 一、突出需求导向,练好服务营商环境内功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武汉两级法院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需求,对标先进一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考核督导,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高站位问需问计。始终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建立与市工商联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设立覆盖全市的民营企业诉调服务站,加大涉企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预警、诉求办理力度。 高起点谋划推进。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将司法保障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完善工作制度。接续升级优化举措,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坚持“小切口、微创新”,精准服务市场需求,培育出一批实用性强的制度成果和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4.0版。 高要求督促落实。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正负清单,制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督促检查工作规则等,打造“发现问题—曝光问题—整改通报—追责问责—年底考核”的闭环督查模式,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检查等活动,督促干警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从民营企业家、执法监督员、律师等群体中聘请监督员,让监督成为营商环境助推器。 二、突出审判主业,打造安心放心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核心在于为企业提供公平、安全、稳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武汉两级法院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意识,在“安”“专”“效”上着力,公正高效办理每一起涉企案件,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专心经营。 以“安”为本,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严惩破坏营商环境的犯罪行为,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让企业家安心创业。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探索财产保全反担保前置和司法评估费用支付保险机制,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强化行政协议、行政允诺案件司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守约践诺。 以“专”为要,提升产权保护效能。推进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建设,护航企业创新创造。加快金融法庭和产业法庭建设,打造华中金融审判名片。近两年,全市法院审结各类金融商事案件8万余件,平均审理用时57天。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成立中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灵活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推动企业优胜劣汰。 以“效”为基,降低企业解纷成本。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入专业调解组织,两级法院全部进驻区域矛调中心,推动涉企纠纷快速妥善化解。抓实“高效办好一件事”,组建立案调解和快审团队,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快审速裁。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深化分段集约、类案集中执行新模式,完善执行正向激励机制,助力企业快速实现胜诉权益。 三、突出改革创新,加速释放便企惠企红利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武汉两级法院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科技创新与司法改革双轮驱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司法需求。 智慧诉讼提升司法获得感。建设“一中心、六平台、十八个应用系统”,打造武汉法院诉讼网,优化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等功能,实现纠纷化解“一站式、零跑腿”。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89.35%,网上立案两日内办结率100%;电子送达率达83.46%。全面施行“胜诉退费”新机制,由当事人“申请退”升级为人民法院“主动退、全额退、一次退”。 涉企评估提供硬核保护。落实“一案一评估、关键环节必评估”要求,对涉案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作出防范处置,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微创新回应企业关切。针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广十大创新举措,公开诉讼服务十项承诺,进一步规范财产保全、诉调对接等工作。对标改革创新工作要求,选准“小切口”,确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项目29个,涵盖无纸化办案、信用修复等方面。 四、突出职能延伸,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武汉两级法院立足区域发展定位,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区域协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深化府院联动共建。加强与市发改委、金融等部门的对接沟通,推动营商环境涉法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顺畅运行。推动建立市区两级破产府院联动机制,联合出台信用修复、税务核销等5项政策文件,破解企业破产难题。围绕“保交房、保民生、护稳定”,主动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推动项目复工复产,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 推进区域司法协作。发挥武汉“一主引领”龙头作用,牵头推进“1+8”城市圈司法协作一体化,出台具体措施,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大湖北自贸试验区司法保障力度,推动建立司法服务联动、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开放环境。贯彻湘赣鄂三省法院框架协议,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司法辐射力。 营造崇法向善风尚。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评选,定期通报营造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使营商环境建设成果被知悉、受检验、获认可。突出反面典型的警示提醒作用,发布涉企案件“红黑榜”,推动形成“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