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徐汉明 孙逸啸
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作为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做强经济基础、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的重大举措,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一同部署,对于保障和服务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与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中国之治”两大新奇迹,意义重大而深远。 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的重大意义 国泰民安的根本动力之源在于人民。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是新时代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对国强民富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对改革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现实需要;是牢牢把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的客观要求;也是检验多层次治理如特大城市治理、市域治理、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标尺之一,归根结底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的目标要求 安全的政治环境。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首要任务。面对外部极端打压遏制,敌对势力深度破坏颠覆分裂等活动,保持国家安全的政治环境成为头等大事。为此,一方面,要求公权力机关、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另一方面,须切实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防范、应对、处置对国家主权统一安全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再一方面,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应对相关安全和风险,坚决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又一方面,须加快建设涉外法治体系和法治人才队伍,提高我国国内法国际适用的效能。 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政府更高效率管理、人民更高品质生活、对外更高水平开放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国泰民安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需要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经验,依法防范和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运用好;结合特大城市治理、市域治理、基层治理的不同特点与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再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使“中国之治”的东方经验发挥出更大效能,展示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公平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一方面,须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一方面,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又建立事关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长远战略利益的审查机制。又一方面,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公正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不断提高规范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再一方面,全面深化政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又一方面,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公权力的全覆盖监察,彰显国家权力“人民性”的价值底色。 优质的服务环境。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有利于增强制度的可预期性,坚定人民群众的发展信心,保障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一方面,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持续创新政府监督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设施标准化,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开放的外部环境。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构建更高水平开放的外部环境是保持国泰民安的重要条件。一方面,须冷静观察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央不可逆转之势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世界秩序,充分利用联合国、G20、WTO、上合组织等国际平台,阐发中国对世界重大问题和国际法治的“中国方案”。再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国际执法、国际司法机构和司法活动、涉外和国际法律服务。又一方面,推动全球治理格局、治理体制、治理规则变革。同时,倡议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
|
保障服务创造“中国之治”新奇迹
|
|
|
|
( 2022-02-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徐汉明 孙逸啸
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作为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做强经济基础、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的重大举措,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一同部署,对于保障和服务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与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中国之治”两大新奇迹,意义重大而深远。 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的重大意义 国泰民安的根本动力之源在于人民。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是新时代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对国强民富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对改革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现实需要;是牢牢把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的客观要求;也是检验多层次治理如特大城市治理、市域治理、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标尺之一,归根结底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的目标要求 安全的政治环境。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首要任务。面对外部极端打压遏制,敌对势力深度破坏颠覆分裂等活动,保持国家安全的政治环境成为头等大事。为此,一方面,要求公权力机关、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另一方面,须切实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防范、应对、处置对国家主权统一安全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再一方面,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应对相关安全和风险,坚决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又一方面,须加快建设涉外法治体系和法治人才队伍,提高我国国内法国际适用的效能。 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政府更高效率管理、人民更高品质生活、对外更高水平开放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国泰民安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需要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经验,依法防范和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运用好;结合特大城市治理、市域治理、基层治理的不同特点与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再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使“中国之治”的东方经验发挥出更大效能,展示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公平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一方面,须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一方面,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又建立事关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长远战略利益的审查机制。又一方面,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公正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不断提高规范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再一方面,全面深化政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又一方面,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公权力的全覆盖监察,彰显国家权力“人民性”的价值底色。 优质的服务环境。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有利于增强制度的可预期性,坚定人民群众的发展信心,保障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一方面,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持续创新政府监督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设施标准化,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开放的外部环境。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构建更高水平开放的外部环境是保持国泰民安的重要条件。一方面,须冷静观察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央不可逆转之势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世界秩序,充分利用联合国、G20、WTO、上合组织等国际平台,阐发中国对世界重大问题和国际法治的“中国方案”。再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国际执法、国际司法机构和司法活动、涉外和国际法律服务。又一方面,推动全球治理格局、治理体制、治理规则变革。同时,倡议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