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严丽娟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者,治之正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一起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国家治理是相对于统治而提出的概念。美国学者福山认为,治理要促进良好的政治秩序,良好的政治秩序建立在国家、法治、责任制政府平衡的基础之上。善治是治理之要,需要一系列的理念、机制、制度来保障,需要明确的标准和程序来支撑。俞可平提出了善治的维度,即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性、参与、稳定性、廉洁、公正。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使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治理过程,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依法治国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良法的制定,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依法治理,依法执政,规约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才能实现善治。善治是良法的保障,制定良法的背后是善治的执政理念,只有致力于良好治理的执政党才会去立规矩、划红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有效实施,推进规范执法,以寻求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良法是水治理的基础 水治理必须依靠法治、依靠制度。推进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划,着力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水治理体系。 一要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遵循。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创业的能力,以法规制度激励、约束干部职工认真履职尽责。完善依法治水管水的工作机构。政府机构改革促使治水的组织机构不断整合优化,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组织体系,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形成完整统一、上下联动、权责清晰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水利行政部门在治水中的权威性作用,加强部门、地区和层级协调,依法行政,提高治水的效能,保障国家治水的统一性整体性,破解“九龙治水”的顽疾。 二要完善水治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划。建立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已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农田水利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等为代表的水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在节约用水、湖泊保护、流域保护、城乡供水、河道采砂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长江治理保护迈入依法实施的新阶段;黄河保护法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法制保障促进依法治水管水。不断完善水治理制度规划。制定七大流域综合规划和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在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江河湖泊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标准规范、实施办法、规章制度等,作出重要制度安排,使水治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要将法治思想践行到水治理全过程。严格依法依规治水管水。加强合法性审查力度,开展治水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审核,严格审查合法合规性,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决策程序。围绕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加强水治理法规政策研究。开展水事纠纷排查和矛盾化解,促进水事秩序总体稳定。完善水行政执法监督。各级水行政部门建立了水行政监察队伍,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发挥法治的刚性约束作用。开展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执法行动,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重大涉水违法行为。开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行为专项执法行动,保护河湖岸线水生态。严肃查处未经批准的擅自取水和非法取水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善治是水治理的目标 水治理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良好的治理。推进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着力提升水治理能力,使水治理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新阶段水治理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执政党治水兴国的历史。在百年治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勘山察水、修建工程、引水灌溉、防御水旱灾害、治理江河湖泊,作为政党组成细胞的党支部发挥了积极的动员、组织、协调作用,党员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救灾等治水一线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冲锋在前、知难而进,以投身水利建设的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锤炼政治品格。治水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水利保障,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党组织体系及政府机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水治理中,做好顶层设计、论证规划、组织动员、协调控制、管理监督等,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主导着治水的政治进程,充分彰显了执政党对国家治理的统筹协调和全局把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 二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观。水治理要依靠群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人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克服经济条件落后、技术不发达、施工工艺落后等重重困难,肩扛手抬,一石一土,修建水库、大坝、堤坝等。在历次与洪水的搏斗中,人民群众召之即来,枕戈待旦,甚至以血肉之躯抵御洪水灾害,彰显了水治理中的人民主体力量和首创精神。善于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治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正是依靠群众,治水事业不断取得发展进步。水治理要坚持执政宗旨和为民情怀。从人民生命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水安全,以民生为导向,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治水的底线,把防汛抗旱减灾、饮水安全、河湖健康作为治水的重大课题;建设碧水绕城、以水养城的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宜居的幸福感;把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作为治水的初心和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问题,为治水构建深厚的民意基础。 三要全面提升水治理能力。提升系统治水能力。胸怀“国之大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强化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提升源头治水能力。将水治理的关口前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牢牢防控风险之源,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强化水库运行管理维护,加快国家水网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坚持节水优先,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提升综合治水能力。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提高水土保持率等水生态安全标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传承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治水文化,弘扬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著名的治水精神,从治水历史中总结兴衰成败,以史为鉴探寻治水规律。
|
|
以良法善治保障水治理
|
|
|
|
( 2022-02-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严丽娟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者,治之正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一起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国家治理是相对于统治而提出的概念。美国学者福山认为,治理要促进良好的政治秩序,良好的政治秩序建立在国家、法治、责任制政府平衡的基础之上。善治是治理之要,需要一系列的理念、机制、制度来保障,需要明确的标准和程序来支撑。俞可平提出了善治的维度,即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性、参与、稳定性、廉洁、公正。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使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治理过程,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依法治国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良法的制定,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依法治理,依法执政,规约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才能实现善治。善治是良法的保障,制定良法的背后是善治的执政理念,只有致力于良好治理的执政党才会去立规矩、划红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有效实施,推进规范执法,以寻求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良法是水治理的基础 水治理必须依靠法治、依靠制度。推进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划,着力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水治理体系。 一要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遵循。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创业的能力,以法规制度激励、约束干部职工认真履职尽责。完善依法治水管水的工作机构。政府机构改革促使治水的组织机构不断整合优化,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组织体系,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形成完整统一、上下联动、权责清晰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水利行政部门在治水中的权威性作用,加强部门、地区和层级协调,依法行政,提高治水的效能,保障国家治水的统一性整体性,破解“九龙治水”的顽疾。 二要完善水治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划。建立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已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农田水利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等为代表的水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在节约用水、湖泊保护、流域保护、城乡供水、河道采砂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长江治理保护迈入依法实施的新阶段;黄河保护法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法制保障促进依法治水管水。不断完善水治理制度规划。制定七大流域综合规划和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在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江河湖泊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标准规范、实施办法、规章制度等,作出重要制度安排,使水治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要将法治思想践行到水治理全过程。严格依法依规治水管水。加强合法性审查力度,开展治水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审核,严格审查合法合规性,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决策程序。围绕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加强水治理法规政策研究。开展水事纠纷排查和矛盾化解,促进水事秩序总体稳定。完善水行政执法监督。各级水行政部门建立了水行政监察队伍,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发挥法治的刚性约束作用。开展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执法行动,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重大涉水违法行为。开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行为专项执法行动,保护河湖岸线水生态。严肃查处未经批准的擅自取水和非法取水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善治是水治理的目标 水治理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良好的治理。推进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着力提升水治理能力,使水治理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新阶段水治理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执政党治水兴国的历史。在百年治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勘山察水、修建工程、引水灌溉、防御水旱灾害、治理江河湖泊,作为政党组成细胞的党支部发挥了积极的动员、组织、协调作用,党员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救灾等治水一线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冲锋在前、知难而进,以投身水利建设的实践传承红色基因、锤炼政治品格。治水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水利保障,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党组织体系及政府机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水治理中,做好顶层设计、论证规划、组织动员、协调控制、管理监督等,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主导着治水的政治进程,充分彰显了执政党对国家治理的统筹协调和全局把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 二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观。水治理要依靠群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人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克服经济条件落后、技术不发达、施工工艺落后等重重困难,肩扛手抬,一石一土,修建水库、大坝、堤坝等。在历次与洪水的搏斗中,人民群众召之即来,枕戈待旦,甚至以血肉之躯抵御洪水灾害,彰显了水治理中的人民主体力量和首创精神。善于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治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正是依靠群众,治水事业不断取得发展进步。水治理要坚持执政宗旨和为民情怀。从人民生命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水安全,以民生为导向,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治水的底线,把防汛抗旱减灾、饮水安全、河湖健康作为治水的重大课题;建设碧水绕城、以水养城的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宜居的幸福感;把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作为治水的初心和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问题,为治水构建深厚的民意基础。 三要全面提升水治理能力。提升系统治水能力。胸怀“国之大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强化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提升源头治水能力。将水治理的关口前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牢牢防控风险之源,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强化水库运行管理维护,加快国家水网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坚持节水优先,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提升综合治水能力。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提高水土保持率等水生态安全标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传承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治水文化,弘扬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著名的治水精神,从治水历史中总结兴衰成败,以史为鉴探寻治水规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