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海南公安持续发力筑牢禁毒防线
· 渠县“127N工作法”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
· 奉贤“微治理”助力基层善治
· 潮州“茶文化”助力基层治理
· 慕仪镇“五位一体”化解矛盾纠纷
· 繁昌“一站式”解纠纷
· 梧州推“一社区一心理师”
· 隆德禁毒呈现两升一降
· 麻涌公安高压严打传销
· 广州培训物流安检人员
· 清河税法宣传进社区

渠县“127N工作法”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

( 2021-11-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 本报通讯员 邹双优 苏云

  “今年2月至9月,社会治理中心受理矛盾纠纷事项1048件,调解成功率100%。”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四川省渠县了解到,该县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探索出“127N工作法”(1天受理、两天研究、7天答复、N个部门参与),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上下贯通,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合理诉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解决居民用水用气难
  6月28日,渠县渠南街道办事处小山社区居民刘科等3人,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反映,该社区两百余名群众生活用水用气存在困难,要求解决。
  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现场接待了信访人,听取诉求后,书面要求住建局牵头,渠南街道、供水公司、燃气公司密切配合,于8月15日前保证正常供水供气。
  “以前抽上来的井水带有泥色,烧开的水不敢喝,条件好的煮饭用罐装液化气,条件差的只能用柴禾作燃料。”刘科介绍,“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多次找供水和燃气公司,供水公司经现场勘查,告诉我们,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施工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即使95户居民每户缴纳8000元建设费,也不敢保证能够正常供水,而104户能安装天然气的用户,燃气管网建设费每户则需10867元。”
  “费用太高了,老百姓难以承受,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王飞虎在接访现场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通过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账后,供水公司和燃气公司相关人员现场表态,城内城外一个价,供水管网建设每户2680元,燃气每户5700元。8月13日,小山社区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
  据了解,“127N工作法”对重大信访、突出不稳定因素,由县级领导牵头“一对一”包案化解,确保“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把治理中心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破解群众房产办证难
  “拖了10年的遗留问题,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渠江街道居民袁广均捧着不动产权证,无比喜悦。
  据了解,2008年5月,袁广均居住的11号楼经3次洪水淹没后,墙体严重倾斜出现裂缝。经批准拆除重建后,21户住户却一直没能办理国土证。
  6月30日,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飞现场接待了袁广均等人,听取诉求后提出,请县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渠江街道、西溪社区查实改建有无超面积等违规行为,若无违规行为,可按建筑工程遗留问题处理。
  7月2日开始,经多部门实地调查了解发现,该宗地在建修过程中,未申请办理用地等相关手续,相关部门也未查到改建房屋用地资料。该县社会治理中心启动综合研判机制,相关部门确定此问题可以按建筑工程遗留问题处理,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办理不动产权登记。7月底,袁广均等21户拿到不动产权证。
群众办事“最多跑一地”
  渠县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集“多部门”为“一中心”,信访局、司法局、大数据中心整体入驻,住建、卫健等23个县级部门采取常驻、随叫随驻等方式进驻中心服务窗口,吸纳消费、医患等9个专业调委会及心理服务力量入驻,设立无差别受理窗口,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渠县创新设立县级“中央法务区”,法、检、公、司派驻业务骨干,吸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组织落户,形成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司法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涉法服务;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双中心”融合运行,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互设综合服务窗口,推动政务服务全程代办协办、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化解,实现“最多跑一次”和“最多跑一地”双融合双促进。
  今年2月至9月,该县社会治理中心接待初信初访498件,化解481件,化解率96.5%,同比上升31%;重复信访化解率81.3%,同比上升33.8%;受理矛盾纠纷1048件,化解1038件;县级政务综合窗口接待来访人数233人,协办代办176件政务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