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特刊 |
9 |
7/9 |
6
|
7
|
8
|
>
|
>| |
|
|
PDF版 |
|
|
|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此关键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成为外界观察中国走向的重要窗口,备受世界瞩目。 连日来,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向世界释放更多积极信号,也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十四五”新图景引关注 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共19篇、65章的规划纲要草案所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新图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俄罗斯《消息报》撰文指出,规划纲要草案指明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5年前最重要的优先任务,同时还为2035年前的发展设定了主要方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日以“俄专家:‘十四五’规划将提高中国经济效率”为题,对中国全国两会及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分析报道。报道援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罗扎利娅·瓦尔法洛夫斯卡娅的观点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将提高中国经济效率和国民生活水平。 共同社、《读卖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也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集中报道。共同社评论称,在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中国政府着力提高国内经济活力。中国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读卖新闻》关注到,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认为这体现出中国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决心。 “6%以上”成为外媒热词 记者注意到,“中国重设年度GDP目标”“GDP增长目标6%以上”成为外媒报道热词,不少海外媒体第一时间分析了中国设定6%以上GDP增长目标背后的考量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意义。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多家外媒认为,中国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凸显了中国对从疫情中恢复充满信心,而这也对目前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至关重要。同时,国际舆论也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等表述,并由此分析认为,中国把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6%以上是留有余地、较为稳妥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路透社等媒体也重点报道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1经济主要目标,并注意到除了6%以上GDP增长目标的设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中国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还有: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等。报道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情况的改善,中国设定了“适中”的GDP增长目标。 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1%,并由此分析称,中国今年设定的6%以上GDP增长目标“应该是比较容易达到的”。韩国《每日经济》5日的报道也持类似观点。《每日经济》在报道中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连续性和稳定性,指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梶田幸雄的观点指出,6%以上GDP增长目标的设定,符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这一目标毫无疑问将会顺利达成。 两会政策信号利好全球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意义重大,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对国际社会来说是重要利好,必将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也指出,中国承诺经济增长将稳健复苏,并设定了“6%以上”的目标,这表明中国已准备好要努力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劲增长,“这一承诺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积极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引起了日本、韩国经济学家以及媒体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日本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早日加入CPTPP表达了深切期待。韩国纽西斯通讯社5日的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要积极考虑加入CPTPP,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也将提速”。 纽西斯通讯社还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扩大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这家媒体由此分析认为,中国如果加入CPTP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多边经贸协议,不仅将增加本国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将扩大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迈进,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此次两会将为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下一步发展做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链升级、构建强大国内市场,这些举措将减少中国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提升中国经济安全,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水”。 (参与采写记者:本报记者 王刚 陈润泽 见习记者 王卫 本报驻俄罗斯 日本 乌克兰 斯里兰卡记者 张春友 冀勇 杨军 李亚洲君)
|
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
|
中国全国两会向世界释放更多积极信号
|
|
|
|
( 2021-03-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两会特刊 |
|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此关键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成为外界观察中国走向的重要窗口,备受世界瞩目。 连日来,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向世界释放更多积极信号,也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十四五”新图景引关注 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共19篇、65章的规划纲要草案所描绘的中国未来发展新图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俄罗斯《消息报》撰文指出,规划纲要草案指明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5年前最重要的优先任务,同时还为2035年前的发展设定了主要方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日以“俄专家:‘十四五’规划将提高中国经济效率”为题,对中国全国两会及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分析报道。报道援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罗扎利娅·瓦尔法洛夫斯卡娅的观点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将提高中国经济效率和国民生活水平。 共同社、《读卖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也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集中报道。共同社评论称,在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中国政府着力提高国内经济活力。中国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读卖新闻》关注到,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认为这体现出中国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决心。 “6%以上”成为外媒热词 记者注意到,“中国重设年度GDP目标”“GDP增长目标6%以上”成为外媒报道热词,不少海外媒体第一时间分析了中国设定6%以上GDP增长目标背后的考量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意义。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多家外媒认为,中国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凸显了中国对从疫情中恢复充满信心,而这也对目前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至关重要。同时,国际舆论也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等表述,并由此分析认为,中国把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6%以上是留有余地、较为稳妥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路透社等媒体也重点报道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1经济主要目标,并注意到除了6%以上GDP增长目标的设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中国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还有: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等。报道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情况的改善,中国设定了“适中”的GDP增长目标。 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1%,并由此分析称,中国今年设定的6%以上GDP增长目标“应该是比较容易达到的”。韩国《每日经济》5日的报道也持类似观点。《每日经济》在报道中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连续性和稳定性,指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梶田幸雄的观点指出,6%以上GDP增长目标的设定,符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这一目标毫无疑问将会顺利达成。 两会政策信号利好全球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意义重大,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对国际社会来说是重要利好,必将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也指出,中国承诺经济增长将稳健复苏,并设定了“6%以上”的目标,这表明中国已准备好要努力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劲增长,“这一承诺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积极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引起了日本、韩国经济学家以及媒体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日本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早日加入CPTPP表达了深切期待。韩国纽西斯通讯社5日的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要积极考虑加入CPTPP,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也将提速”。 纽西斯通讯社还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扩大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这家媒体由此分析认为,中国如果加入CPTP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多边经贸协议,不仅将增加本国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将扩大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迈进,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此次两会将为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下一步发展做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链升级、构建强大国内市场,这些举措将减少中国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提升中国经济安全,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水”。 (参与采写记者:本报记者 王刚 陈润泽 见习记者 王卫 本报驻俄罗斯 日本 乌克兰 斯里兰卡记者 张春友 冀勇 杨军 李亚洲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