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联四化五措施” 年解纠纷千余起
· “法豸非遗”走出千年文脉守护新路径
· 崂山北宅街道联动联调织就平安和谐网
· 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一站解纷
· 一场接地气的庙会禁毒课

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一站解纷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图为武汉市公安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民警在东湖风景区调解一起纠纷。
  □ 本报记者 刘欢 文/图
  
  今年的国庆中秋黄金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4.3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6%,再创历史新高。
  东湖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一个以旅游规划、保护开发、建设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功能区,东湖风景区打破区、街道原有的行政层级壁垒,创造性地推动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实现指挥调度、信息研判、应急处置的“一站式”运作。
  其中,在区级层面整合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公安、法庭、人社等部门常驻中心,吸纳建设、卫健、退役军人、统筹发展、市场监管等部门轮驻;在街道层面整合城乡工作办事处综治、民政、妇联等部门力量派驻;在社区层面则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信息采集与应急响应前哨,实现跨部门事务“吹哨报到”协同机制。
  吕某在同乡王某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餐馆里打工。干了快两个月,王某却始终以经营困难为由拖欠工资。多次讨要无果,吕某向武汉市公安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磨山派出所民警求助。
  民警随即联系王某,对方每次均承诺会尽快支付工资,却始终未兑现。磨山派出所将这起非警务矛盾纠纷流转至东湖风景区“区街合一”综治中心。武昌区“睿和天下”调解中心派驻综治中心调解员陶秀珍、朱郑豪前往磨山派出所调解室,组织双方线下调解。陶秀珍向王某宣传劳动法相关规定,告知其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王某签署了承诺书,承诺在当日24点前结清工资。次日,吕某反馈称,工资已全部到账。
  近年来,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积极探索适合功能区的综治中心多元解纷路径,逐步打造“警调+民调”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
  综治中心与公安部门深度联动,对非警情矛盾纠纷,中心调解员定期到辖区公安派出所共同开展矛盾调处,有效提升中心调处能力。2024年,中心接待群众咨询337件,受理各类纠纷25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在中心推动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还联合东湖风景区公安分局,挂牌成立湖北首家“庭所联动工作站”。
  9月27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法院东湖人民法庭与东湖风景区公安分局听涛派出所依托“庭所联动工作站”机制,组建联合执法服务队,深入景区开展专项巡查。
  当日16时左右,联合执法队抵达景区一处充电桩区域,接到游客陈先生的求助。原来,陈先生车辆在充电过程中被充电桩基座剐蹭。看到新车受损,陈先生情绪激动,立即与充电桩运营负责人沟通,指出基座位置设计存在安全隐患。联合执法队迅速介入,实地勘查并现场模拟车辆进出情况,确认该基座确实存在较高剐蹭风险。东湖法庭干警随即向该负责人详细阐释了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及相关法律规定。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初步达成赔偿意向,充电桩运营负责人表示将于次日向单位汇报后最终确定方案。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纠纷基本得到化解。
  除现场受理分类调处矛盾纠纷,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充分依托政法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信息,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研判分流,督促反馈,形成线上处置闭环管理。
  10月9日上午,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收到从文化和旅游部门转来的游客投诉信息。对方称在景区游玩水上项目时不慎划伤脚部,认为景区存在管理疏漏,要求赔偿医疗、营养、误工等费用。鉴于游客已离汉返程,综治中心联合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景区等单位启动“线上调解”流程,在中心指挥调度区与游客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沟通。经多轮协商,双方达成和解,由项目运营方支付一次性补偿金,纠纷圆满解决。
  据了解,近五年来,东湖风景区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未发生特殊人群肇事肇祸案件,连续五年未发生命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