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联四化五措施” 年解纠纷千余起
· “法豸非遗”走出千年文脉守护新路径
· 崂山北宅街道联动联调织就平安和谐网
· 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一站解纷
· 一场接地气的庙会禁毒课

崂山北宅街道联动联调织就平安和谐网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本报记者   梁平妮
  □ 本报通讯员 王本朋
  
  “我只是想要回钱,没想给你们添麻烦……”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青云台社区,居民高大姐朴实的话语让身为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张娣颇为感动。
  原来,社区安全员小郝在社区居民微信群中转发了有关安全提醒的链接,高大姐点进去后弹出“开红包”惊喜,好奇的她点击“开红包”并输入手机号,本想免费领取50元话费,不料却收到了扣款49.86元的通知。高大姐的女儿情急之下向社区投诉了小郝,认为她所发链接存在诱导消费行为。小郝因自己对所发链接不熟知未尽到提醒义务深感内疚,请求调解。张娣了解情况后,领着小郝上了门。小郝向高大姐表达了歉意,张娣则通过拨打客服电话、上传付款截图等方式帮助高大姐追回了49.86元,一起矛盾很快化解。
  在北宅街道,像张娣一样既是网格员又是人民调解员的,共有87人。北宅街道打通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后一米,通过聘任网格员为人民调解员,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为群众解诉求、调纠纷。
  近年来,面对基层治理新形势新要求,北宅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因地制宜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在机制、人员、平台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探索符合北宅实际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织就平安和谐网,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筑牢和谐稳定根基。
  “我们关注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通过汇聚治理合力、优化服务方式等举措,切实让人民群众的小事有人管、能解决,避免小事拖成大事,全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防控在源头。”北宅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苏元超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北宅街道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逐渐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实践中,北宅街道加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协同联动,引入心理咨询师,打造“阳光北宅”人民调解工作室,组建专业调解队伍,明确联动调解程序,确保“三所联动”机制落地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北宅街道不仅聘任社区网格员担任人民调解员,还为297名公安辅警颁发了人民调解员证书。街道、司法所开设人民调解法、调解技巧等培训课程,提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专业性和有效性。
  “今年北宅樱桃节期间,客流量大,难免发生些小纠纷,‘联动联调’模式起到大作用。”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北宅派出所所长高德振说,一旦有了小纠纷,由村(社区)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民辅警在警情处置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解决问题;对于疑难复杂的纠纷,由民辅警、律师、网格员、心理咨询师等进行联动调解,从释法、说理、讲情入手,找准症结、聊开心结,力争“事了人和”。
  为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北宅街道打造“慧治理”工作品牌,依托山东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建立健全北宅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提升“山东解纷码”应用率,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同时,以“智慧北宅”建设为载体,打通多平台系统数据,建立涵盖人口、房屋、事件等要素的智慧北宅动态数据库,在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的同时,运用数据库对社会稳定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制定突发事件预案,组建应急处突队伍,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截至目前,北宅街道通过山东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完成矛盾纠纷事件录入700余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