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联四化五措施” 年解纠纷千余起
· “法豸非遗”走出千年文脉守护新路径
· 崂山北宅街道联动联调织就平安和谐网
· 东湖风景区综治中心一站解纷
· 一场接地气的庙会禁毒课

“三联四化五措施” 年解纠纷千余起
河池公安构建多元共治调解格局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图为安阳派出所民警在安阳镇苏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图为河池市公安局民警深入村屯调解矛盾纠纷。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刘勇
  
  “谢谢你们,我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当谭女士从社区民警手中接过三岁的儿子时,她两眼泛起泪花,连声向民警道谢。9月24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派出所联合综治、法庭、司法等部门,成功调解一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儿童抚养权案件。
  近年来,河池市公安机关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向纵深推进,创新推出“三联四化五措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形成多元共治调解格局。2025年以来,河池市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71起,调解成功率达97.5%。

  “三联机制”实现纠纷闭环化解
  今年6月初,都安瑶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联合县综治中心及社区干部在走访中,排查出一起持续三年多的伤害赔偿纠纷。相关部门迅速启动风险研判机制,经共同研判后将该纠纷移交至综治中心。最终,经综治中心指派的人民调解员、警务助理与社区干部合力攻坚,这起长期未决的案件于6月13日在都安县公安局安阳派出所成功化解。
  “从联合走访排查发现,到联合会商研判风险,再到联合调解促成和解,这起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河池公安机关打造的‘三联机制’发挥实效的生动体现。”安阳派出所所长石青茂介绍说。
  基层矛盾纠纷往往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单一部门难以及时发现,也难以根治,必须依靠机制创新。河池市副市长梁金昌介绍,近年来,河池市公安机关持续优化警力配置,健全“公安+社区+司法”多方联动调解体系,构建起“隐患联查、风险联控、矛盾联调”的“三联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基层,切实做到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河池市公安机关建立常态化联合走访机制,定期联合综治中心、司法、社区(村)等力量开展全域排查与专项梳理,确保各类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立即组织多部门进行联合研判,精准识别风险等级,明确责任主体,确保不漏管、不升级。
  在矛盾纠纷联调方面,对经研判确认的纠纷案件,河池市依托三级调解网络实施分级联动调解。村(社区)级调解组织负责一般性矛盾的初步调处;乡(镇)级调解力量介入较复杂纠纷,统筹公安、司法、法庭等资源协同处置;县级综治中心对重大疑难矛盾归口管理,牵头组织专业力量联合攻坚,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闭环管理”的联控体系,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行。
“四化建设”确保机制顺畅运行
  “我们以龙岸镇为试点,创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警示教育基地’等‘七中心一基地’,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中建介绍,该模式通过“四化建设”,构建起一套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闭环化解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三联机制”切实落地、实现纠纷闭环化解,河池市公安机关重点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组织领导“提级化”、日常工作“规范化”与线上调解“简约化”的“四化建设”,确保“三联机制”全链条顺畅运行。
  目前,河池市公安机关已在各县(区)全面推行“三联四化五措施”工作机制,并围绕“四化”建设持续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不断夯实。
  组织领导层面,实现高位推动与机制“提级化”。河池市各县委、县人民政府“两办”联合印发规范性文件,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公、检、法、司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矛盾化解工作,强化组织保障与督导落实。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已全面实现实体化建设,确保矛盾纠纷有地方调、有专人管,推动基层综治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在日常运行中还通过统一印制登记表格、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处置流程指引,实现矛盾纠纷从发现到化解的全过程留痕、规范化管理。
  在龙岸派出所,该所所长韦文江翻开的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详细记录了每起纠纷的处置过程和结果,“成功调解”“转送综治办”“呈报县局”等处置结果一目了然,直观展现了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在服务方式上,线上调解“简约化”的成效同样显著。河池市各级公安机关依托“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可实现纠纷线上受理、流转、调处与反馈。“过去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深入村屯走访排查,现在只要登录‘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就能掌握辖区纠纷情况,按照‘三联机制’快速组织调解。”韦文江介绍。
“五项措施”提升纠纷化解质效
  为全面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质效,河池市公安机关在“三联四化”基础上,配套推出联动协调、人员互补、案件补贴、考核评价与业务培训“五项措施”,构建起权责明晰、激励有效、保障有力的运行机制。
  在联动协调方面,河池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风险会商与情况通报,统筹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资源,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职能互补、效力衔接的调解合力。
  今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关派出所已成功化解19起重大矛盾纠纷,为农民工追回欠薪款项逾600万元。谈及高效解纷背后的经验,城关派出所所长覃谟昊介绍:“我们精准把握纠纷风险点,加强与综治、司法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显著提升了调解质效。”
  人员互补机制进一步推动基层力量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作战。其中,都安县实行司法所所长挂任派出所副所长制度,司法所选派警务辅助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公安机关则遴选人民调解员兼任警务辅助人员,通过双向任职统筹派出所受理的民间纠纷类调处工作,有效分流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警情。目前该县19个乡镇全部落实司法所所长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职务,121名辅警和107名警务助理已受聘为乡镇及村(社区)调解员并参加多期业务培训。
  业务培训工作同步强化。河池市各级公安机关围绕法律法规、调解实务、卷宗整理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提高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
  河池市各级公安机关还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乡镇、县直单位平安建设年度绩效考评,加强督察督办,并结合地方政府实施的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龙岸派出所的辅警都兼任人民调解员,去年以来领取的纠纷案件调解补贴费超过1万元。”韦文江说,“只要成功调解‘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录入的矛盾纠纷并达成调解协议,均可领取补贴。”
河池市公安局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