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法律服务
|
|
□ 本报记者 张驰 范瑞恒
“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承载着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于2023年5月在天津市南开区惊艳亮相。 两年来,天开园从南开区核心区到西青区、津南区的拓展区,再到滨海新区、和平区、东丽区等相关区域,形成了“一核两翼多点”的空间布局,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司法行政系统如何为科创园赋能?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袁红丽介绍称,近年来,该市司法局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通过“送法上门”和“点单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全业务、全时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科创园区每一份创业激情提供法治护航。 机制保障 自2023年至2025年,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已吸引3500余家企业注册,成为创业者投资兴业的新沃土。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构建。为助力天开园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天津市司法局与市科技局签署《为天开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框架协议》,组建工作专班,做好日常联络和统筹协调。同时,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天津法网、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提高法律服务的精准度,打造企业身边的常年法律顾问。 天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一处处长李明介绍说,目前已推动南开、西青、津南、东丽等区司法局及时跟进天开园发展,陆续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力为天开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此基础上,各区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 西青区司法局建立“联络沟通、走访分析、吹哨报到、一事一策、集中研判”五项工作机制,安装公共法律服务便携式智能终端机,提供“7×24小时”自助法律服务。 南开区司法局优选32名专业律师成立天开园法律服务团,通过线下“坐班问诊”、线上“网络把脉”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东丽区司法局则支持引导广大律师、律师事务所为天开东丽园企业编制《企业法律知识问答宣传手册》,加大法律服务供给和法治保障力度。 津南区司法局推动律师、公证窗口进驻天开津南园政务服务中心,将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前移。 不仅如此,天津仲裁委员会还与天开园制定涵盖初创企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争议解决机制等八项具体服务措施,旨在为园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 法治护航 去年12月4日,汇集了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工商联、天津市司法局以及南开区司法局等多方力量的2024年宪法宣传日活动在天开园举行。 其间,覆盖公证、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的团队,携手天津政府法治智库及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家,为企业奉上了一场集约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法治大餐。 “企业如何践行宪法精神?”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蒋宏建在宣讲中介绍道,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法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蒋宏建所在的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由南开区司法局统筹设立,整合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资源,实现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累计提供600多次公益咨询,成为园区企业信赖的法律后盾。”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说,该工作室还联合36家专业服务机构,组建“天开高教科创园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推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及保险等创新产品,形成了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外,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走进300多家企业,针对初创企业特点,进行多维度的法律风险筛查,并出具详尽的“体检报告”。 “这份专业的‘体检报告’,帮我们看清了风险隐患,明确了改进方向,是送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创业礼包。”天开园核心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评价道。 服务解忧 2月27日,一场主题为“法治春风暖企行,精准服务助企兴”的宣讲活动在天开西青园开展,主讲人是西青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彭金凤,听讲的是园区内5家新能源、生物医药企业的管理人员。 “企业在合同签订、履行、争议解决环节中的法律风险,后期如何解决?”通过真实案例,彭金凤作了相关主题讲座,为企业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解决方案。 在交流环节,某科技开发公司人事负责人周女士向彭金凤提问:“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 “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彭金凤回复道,“竞业限制客观上对员工的择业自由构成一定限制,故公司应当向签订协议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简单全面的表述让周女士豁然开朗:“企业遇到法律难题,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都能给出专业的指引和帮助,真便捷。” 除了助力企业发展,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针对涉企矛盾纠纷,还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企业纠纷化解提供非诉解决途径。 西青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科长史敬介绍称,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上门办理公证服务,线上线下受理企业和职工的公证申请,90项公证事项做到“一证一次办”,满足园区企业多样化的法律需求。

|
|
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滋养兴业沃土
|
天津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助力科技园区发展
|
|
|
( 2025-10-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公共法律服务 |
|
□ 本报记者 张驰 范瑞恒
“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承载着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于2023年5月在天津市南开区惊艳亮相。 两年来,天开园从南开区核心区到西青区、津南区的拓展区,再到滨海新区、和平区、东丽区等相关区域,形成了“一核两翼多点”的空间布局,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司法行政系统如何为科创园赋能?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袁红丽介绍称,近年来,该市司法局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通过“送法上门”和“点单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全业务、全时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科创园区每一份创业激情提供法治护航。 机制保障 自2023年至2025年,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已吸引3500余家企业注册,成为创业者投资兴业的新沃土。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构建。为助力天开园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天津市司法局与市科技局签署《为天开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框架协议》,组建工作专班,做好日常联络和统筹协调。同时,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天津法网、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提高法律服务的精准度,打造企业身边的常年法律顾问。 天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一处处长李明介绍说,目前已推动南开、西青、津南、东丽等区司法局及时跟进天开园发展,陆续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力为天开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此基础上,各区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 西青区司法局建立“联络沟通、走访分析、吹哨报到、一事一策、集中研判”五项工作机制,安装公共法律服务便携式智能终端机,提供“7×24小时”自助法律服务。 南开区司法局优选32名专业律师成立天开园法律服务团,通过线下“坐班问诊”、线上“网络把脉”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东丽区司法局则支持引导广大律师、律师事务所为天开东丽园企业编制《企业法律知识问答宣传手册》,加大法律服务供给和法治保障力度。 津南区司法局推动律师、公证窗口进驻天开津南园政务服务中心,将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前移。 不仅如此,天津仲裁委员会还与天开园制定涵盖初创企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争议解决机制等八项具体服务措施,旨在为园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 法治护航 去年12月4日,汇集了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工商联、天津市司法局以及南开区司法局等多方力量的2024年宪法宣传日活动在天开园举行。 其间,覆盖公证、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的团队,携手天津政府法治智库及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家,为企业奉上了一场集约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法治大餐。 “企业如何践行宪法精神?”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蒋宏建在宣讲中介绍道,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法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蒋宏建所在的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由南开区司法局统筹设立,整合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资源,实现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累计提供600多次公益咨询,成为园区企业信赖的法律后盾。”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说,该工作室还联合36家专业服务机构,组建“天开高教科创园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推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及保险等创新产品,形成了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外,天开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走进300多家企业,针对初创企业特点,进行多维度的法律风险筛查,并出具详尽的“体检报告”。 “这份专业的‘体检报告’,帮我们看清了风险隐患,明确了改进方向,是送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创业礼包。”天开园核心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评价道。 服务解忧 2月27日,一场主题为“法治春风暖企行,精准服务助企兴”的宣讲活动在天开西青园开展,主讲人是西青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彭金凤,听讲的是园区内5家新能源、生物医药企业的管理人员。 “企业在合同签订、履行、争议解决环节中的法律风险,后期如何解决?”通过真实案例,彭金凤作了相关主题讲座,为企业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解决方案。 在交流环节,某科技开发公司人事负责人周女士向彭金凤提问:“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 “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彭金凤回复道,“竞业限制客观上对员工的择业自由构成一定限制,故公司应当向签订协议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简单全面的表述让周女士豁然开朗:“企业遇到法律难题,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都能给出专业的指引和帮助,真便捷。” 除了助力企业发展,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针对涉企矛盾纠纷,还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企业纠纷化解提供非诉解决途径。 西青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科长史敬介绍称,天开西青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上门办理公证服务,线上线下受理企业和职工的公证申请,90项公证事项做到“一证一次办”,满足园区企业多样化的法律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