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黄芪生长的“黄金地带”,被誉为“黄芪之乡”。近年来,陇西县人民法院紧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目标,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于2023年8月在首阳人民法庭成立黄芪法庭,专门审理涉中药材类案件,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黄芪法庭立足服务中医药产业,探索建立“4×3”工作机制。一是“三融合”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三融合”即加强与中药材管理机构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加强与中药材研究机构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问诊”;加强与中药材高新企业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开方”。二是“三深入”推动“黄芪之乡”蓬勃发展。“三深入”即深入药田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市场排查风险隐患、深入网络搭建服务平台。三是“三对接”织密源头防护屏障。“三对接”即对接综治中心,推动“诉前调”;对接中药材协会,推动“专业调”;对接基层调解组织,推动“贴心调”。四是“三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三服务”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当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践中,黄芪法庭组织法官走进万亩药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劳务纠纷、邻里纠纷;在中药材市场推行“逢六”驻场机制,现场审理案件,降低群众维权成本;依托“云上法庭”在线解纷,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第一线。同时,进一步延伸协作网络,联合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局,为“六个一万”工程等项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县中医药研究院,全面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注册“陇西柴胡”等商标;联合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为该公司12项已获专利及新专利申报提供法律支持。截至目前,黄芪法庭依托“4×3”工作机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412件,化解成功率达66.3%;审结涉中药材类案件296件,为企业和药农节约诉讼费用20余万元。 祁露

|
|
|
| 陇西法院黄芪法庭创新机制护航中医药产业发展
|
|
|
|
|
|
| ( 2025-08-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黄芪生长的“黄金地带”,被誉为“黄芪之乡”。近年来,陇西县人民法院紧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目标,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于2023年8月在首阳人民法庭成立黄芪法庭,专门审理涉中药材类案件,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黄芪法庭立足服务中医药产业,探索建立“4×3”工作机制。一是“三融合”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三融合”即加强与中药材管理机构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加强与中药材研究机构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问诊”;加强与中药材高新企业的融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开方”。二是“三深入”推动“黄芪之乡”蓬勃发展。“三深入”即深入药田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市场排查风险隐患、深入网络搭建服务平台。三是“三对接”织密源头防护屏障。“三对接”即对接综治中心,推动“诉前调”;对接中药材协会,推动“专业调”;对接基层调解组织,推动“贴心调”。四是“三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三服务”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当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践中,黄芪法庭组织法官走进万亩药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劳务纠纷、邻里纠纷;在中药材市场推行“逢六”驻场机制,现场审理案件,降低群众维权成本;依托“云上法庭”在线解纷,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第一线。同时,进一步延伸协作网络,联合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局,为“六个一万”工程等项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县中医药研究院,全面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注册“陇西柴胡”等商标;联合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为该公司12项已获专利及新专利申报提供法律支持。截至目前,黄芪法庭依托“4×3”工作机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412件,化解成功率达66.3%;审结涉中药材类案件296件,为企业和药农节约诉讼费用20余万元。 祁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