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小单元守护大平安”治理效能持续彰显
· 让群众在每一起警情处置中都有获得感
· 莆田边检科技守护东南能源大动脉
· 关注·智慧司法
· 新疆电力推进配网微应用群基础作业应用上线
· 邳州土山镇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 陇西法院黄芪法庭创新机制护航中医药产业发展

莆田边检科技守护东南能源大动脉

( 2025-08-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王莹
□ 本报通讯员 吴志
  
  8月19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东吴港区国投码头10号泊位热浪蒸腾。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杨金洪快步走向智能梯口查验终端验放数据,只用3秒即完成人证比对。他的身后,马绍尔群岛籍货轮在卸载7.3万吨煤炭后,正准备驶离出境。
  “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是福建省首个、我国第6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如今,新一代国门守卫者用科技守护着东南能源大动脉。”杨金洪说。
  在港区执勤点,《法治日报》记者见到了执勤一队教导员刘吉明,只见他打开海港通关系统后台,查看出入境船舶的预检手续是否完成。在屏幕的另一端,莆田边检站数智中心的大屏正实时跳动着40公里外海域的船舶动态。
  “数智中心通过强大的算法和高效的计算能力,让名字、国籍、证件号码、总人数统计等各项关键数据均能实时精准呈现,并将黄瓜、南日诸岛接入24小时智能监控网。”刘吉明介绍说。
  此外,莆田边检站完善港区智能查验通道,整合一体化查验、全链条服务、信息化监控,依托自主研发的“语音告警助手”等设备,为出入境船舶提供“零等待”通关服务。今年7月底,4名青年边检民警自主研发的“智盾·防穿越智能预警器”顺利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目前,莆田口岸智能查验通道覆盖率达85.7%、上下轮人员数据采集率100%,有力推动莆田港口能级跃升。
  数据显示,2024年,莆田港口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同比增长12.33%,增幅居福建省首位;出入境船舶数量增长17.07%,创历史新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