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唐 荣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刘姝梦
南海之滨,春潮涌荡。今年是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5年来,深圳边检总站扎实有序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各项改革任务,“维护主权、守卫国门”的安全堡垒更加坚固;“服务开放、促进发展”的创新活力持续凸显;“走在前列、勇当标兵”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推动新政直达快享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蝶变令世界瞩目。7月8日,深圳河套发展署署长钟海一行到访深圳边检总站,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徐晓伟详细介绍了总站服务河套合作区建设、支持促进深港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双方就携手做强通关保障、做优营商环境、做实服务举措深入交流意见。 以边检之能服务发展所需。深圳边检总站全域开展“服务发展增值提效”行动,推出服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建设12项举措,创新服务“前海、河套、沙头角”粤港合作平台,全力支持9个口岸新改扩建、97条客货航线新开,畅通重点民生、战略物资边检“绿色通道”“快速通道”,精准供给服务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旅游经济等5类产业发展48项措施,着力推动口岸流量促进经济增量。 今年1月起,深圳边检总站实施中英街通行证“网上办”便利措施,截至目前共为超209万人次签发一次有效通行证,占进出总人数58.7%,通行效率提高60%以上,助力中英街餐饮及零售业营业额增长15%,极大地提升了游客通关体验,有力支持驻地旅游消费快速发展。 “网上办”新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深圳边检总站近年来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的生动缩影。该总站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服务提档升级,不断优化跨境学童等9类特殊人群通关指引,细化跨境救护车、消防车直通查验流程,实现6类高频、面广的边检事项全程网办、全网通办、智能速办,不断提升出入境人员获得感。同时,成立“边检服务举措库”,积极开展“新政推介、硬件升级、软件优化、勤务衔接”配套工作,高效推动移民管理新政直达快享。 深耕科技创新领域 深圳边检总站重点推进“一室、一所、一中心”重大项目,高标准建成使用“梅沙潮实验室”和“数智合成实战中心”,并行运转“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研究所”,研究适配边检工作全场景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塑强移民管理新质战斗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走进深圳边检总站“梅沙潮实验室”,全息光波智能眼镜、智能巡查机器犬等新锐装备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目前设立了数智管控、智能通关、人工智能+、网络安全4个科研室,固定研发人员30余人。”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梅沙潮实验室”已获评深圳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聚力开展首发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打造移民管理前沿科技创新的孵化池、试验田、先行地。 今年5月,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开幕,由“梅沙潮实验室”研发运行的智能快捷通道成为展会引人注目的焦点。该实验室深耕移民管理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开展人工通道、快捷通道、智能快捷通道、移动查验等通关系统算法迭代升级,前瞻研究“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车辆“大一站式”查验等新型通关模式,以科技助力口岸通关更快更安全。 8月11日,深圳边检总站数智合成实战中心内,几位民警正使用该总站自主研发的“深边智探”分析研判平台开展大数据建模分析。自上线以来,该平台预警查获跨境违法犯罪人员2700余人,推动口岸查缉管控由人力询问抽查转为全量筛查比对的蝶变。 深圳边检总站数智合成实战中心于今年7月起实体运行,创设交通工具研判、证件鉴别研判等5个实战模块,通过空间、队伍、平台合成,实现边检、信科、数据研判等专业力量“面对面”全天候响应、整体化实战,20余类数据平台资源全量汇聚,守护国门安全畅通、服务开放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小羽,再仔细检查下证件。”近日,深圳湾边检站新警郭舒羽跟随“师傅”郝华上台,准备对一名外籍男子进行查验放行时,郝华察觉男子形迹可疑,向徒弟发出细心提示。经进一步核查,该男子为外籍违法人员。 改革以才兴,事业因才胜。深圳边检总站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深圳边检总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百长淬能”“千警砺兵”机制,梯次推进“百对师徒传帮带”和“百千人才”成长计划,分类推动等级检查员“初级提标”“中级扩量”“高级突破”,该总站中级检查员通过人数位列全国前列,为移民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培养人才要压担子、铺路子,多交任务培养历练,多到复杂环境摔打锤炼。”深圳边检总站党委副书记、政治委员苟高荣在总站2025年党的建设暨政治工作讲评会上说。 近年来,深圳边检总站聚力打造能力精专的硬核队伍,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党建课题、理论研究等自荐揭榜活动,精心组织参加科技创新、思政授课、数据建模等各类竞赛,队伍人才辈出、硕果盈枝。此外,不断细化健全专业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推动人才向急难险重岗位投放、向业务繁忙口岸倾斜,确保人才用在刀刃上、产出最大战斗力。 在一线执勤执法实践中,深圳边检总站涌现出“全国模范公安单位”、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获得集体和个人二等功以上荣誉70余次。 据统计,5年来,深圳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5.82亿人次,交通工具超3660万辆(艘/架/列)次,单日客流峰值达109.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高效便利665万人次外国人来华,助力深圳首次成为外国人来华第二大热门城市。

|
|
守护国门安全 服务开放发展
|
深圳边检总站多举措提升新质战斗力
|
|
|
( 2025-08-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唐 荣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刘姝梦
南海之滨,春潮涌荡。今年是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5年来,深圳边检总站扎实有序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各项改革任务,“维护主权、守卫国门”的安全堡垒更加坚固;“服务开放、促进发展”的创新活力持续凸显;“走在前列、勇当标兵”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推动新政直达快享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蝶变令世界瞩目。7月8日,深圳河套发展署署长钟海一行到访深圳边检总站,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徐晓伟详细介绍了总站服务河套合作区建设、支持促进深港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双方就携手做强通关保障、做优营商环境、做实服务举措深入交流意见。 以边检之能服务发展所需。深圳边检总站全域开展“服务发展增值提效”行动,推出服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建设12项举措,创新服务“前海、河套、沙头角”粤港合作平台,全力支持9个口岸新改扩建、97条客货航线新开,畅通重点民生、战略物资边检“绿色通道”“快速通道”,精准供给服务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旅游经济等5类产业发展48项措施,着力推动口岸流量促进经济增量。 今年1月起,深圳边检总站实施中英街通行证“网上办”便利措施,截至目前共为超209万人次签发一次有效通行证,占进出总人数58.7%,通行效率提高60%以上,助力中英街餐饮及零售业营业额增长15%,极大地提升了游客通关体验,有力支持驻地旅游消费快速发展。 “网上办”新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深圳边检总站近年来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的生动缩影。该总站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服务提档升级,不断优化跨境学童等9类特殊人群通关指引,细化跨境救护车、消防车直通查验流程,实现6类高频、面广的边检事项全程网办、全网通办、智能速办,不断提升出入境人员获得感。同时,成立“边检服务举措库”,积极开展“新政推介、硬件升级、软件优化、勤务衔接”配套工作,高效推动移民管理新政直达快享。 深耕科技创新领域 深圳边检总站重点推进“一室、一所、一中心”重大项目,高标准建成使用“梅沙潮实验室”和“数智合成实战中心”,并行运转“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研究所”,研究适配边检工作全场景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塑强移民管理新质战斗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走进深圳边检总站“梅沙潮实验室”,全息光波智能眼镜、智能巡查机器犬等新锐装备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目前设立了数智管控、智能通关、人工智能+、网络安全4个科研室,固定研发人员30余人。”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梅沙潮实验室”已获评深圳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聚力开展首发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打造移民管理前沿科技创新的孵化池、试验田、先行地。 今年5月,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开幕,由“梅沙潮实验室”研发运行的智能快捷通道成为展会引人注目的焦点。该实验室深耕移民管理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开展人工通道、快捷通道、智能快捷通道、移动查验等通关系统算法迭代升级,前瞻研究“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车辆“大一站式”查验等新型通关模式,以科技助力口岸通关更快更安全。 8月11日,深圳边检总站数智合成实战中心内,几位民警正使用该总站自主研发的“深边智探”分析研判平台开展大数据建模分析。自上线以来,该平台预警查获跨境违法犯罪人员2700余人,推动口岸查缉管控由人力询问抽查转为全量筛查比对的蝶变。 深圳边检总站数智合成实战中心于今年7月起实体运行,创设交通工具研判、证件鉴别研判等5个实战模块,通过空间、队伍、平台合成,实现边检、信科、数据研判等专业力量“面对面”全天候响应、整体化实战,20余类数据平台资源全量汇聚,守护国门安全畅通、服务开放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小羽,再仔细检查下证件。”近日,深圳湾边检站新警郭舒羽跟随“师傅”郝华上台,准备对一名外籍男子进行查验放行时,郝华察觉男子形迹可疑,向徒弟发出细心提示。经进一步核查,该男子为外籍违法人员。 改革以才兴,事业因才胜。深圳边检总站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深圳边检总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百长淬能”“千警砺兵”机制,梯次推进“百对师徒传帮带”和“百千人才”成长计划,分类推动等级检查员“初级提标”“中级扩量”“高级突破”,该总站中级检查员通过人数位列全国前列,为移民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培养人才要压担子、铺路子,多交任务培养历练,多到复杂环境摔打锤炼。”深圳边检总站党委副书记、政治委员苟高荣在总站2025年党的建设暨政治工作讲评会上说。 近年来,深圳边检总站聚力打造能力精专的硬核队伍,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党建课题、理论研究等自荐揭榜活动,精心组织参加科技创新、思政授课、数据建模等各类竞赛,队伍人才辈出、硕果盈枝。此外,不断细化健全专业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推动人才向急难险重岗位投放、向业务繁忙口岸倾斜,确保人才用在刀刃上、产出最大战斗力。 在一线执勤执法实践中,深圳边检总站涌现出“全国模范公安单位”、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获得集体和个人二等功以上荣誉70余次。 据统计,5年来,深圳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5.82亿人次,交通工具超3660万辆(艘/架/列)次,单日客流峰值达109.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高效便利665万人次外国人来华,助力深圳首次成为外国人来华第二大热门城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