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沙辉 7月的帕米尔高原,牧草渐丰,牛羊成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公安局结合牧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组织民警骑着马、驾着摩托,分赴乔尔波村、依买克村、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等偏远牧区,将政务服务送到草原上、毡房旁,让牧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库热西大叔,在家吗?我们来给您送新办的居住证啦!”7月12日清晨,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小尚亥牧区的草地上,两位民警骑着马,朝着远处的白色毡房喊道。 这是乌恰县公安局波斯坦铁列克乡派出所的“马背警务服务队”,民警李鑫林和同事加库普瓦力·拜克尧力正带着办好的证件,送往牧民家中。乔尔波村牧区面积大,部分区域车辆难以抵达,马匹成了最可靠的交通工具。 见到民警骑马而来,65岁的库热西·肉孜赶紧迎了出来。“李警官,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这么远还专门跑一趟!”库热西笑着接过居住证。 “大叔,您之前说要去县城给孙子办入学手续,这居住证可得带好。”李鑫林一边帮库热西把证件放进贴身的口袋,一边叮嘱,“要是还有啥手续不清楚,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们下次来还能帮您带材料。” 在依买克村阿克塔什夏牧场,民警买买提艾力·斯拉依力、达尼亚尔·海拉提等人刚把马拴在木桩上,就被牧民们围了起来。“警官,我想给刚出生的孩子上户口,需要带啥材料啊?”年轻牧民古丽米热·买买提抱着婴儿问道。 买买提艾力拿出随身携带的“牧区政务服务清单”,指着上面的条目说:“需要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您要是材料齐了,我们今天就能帮您登记提交,办好后给您送过来。”古丽米热赶紧跑回毡房取材料,不一会儿就拿着一沓证件回来。达尼亚尔接过材料,仔细核对信息,在移动警务终端上录入登记,全程不到10分钟。“以前办户口得骑摩托车跑几十公里到乡里,现在你们来了,真是省大事了!”古丽米热感激地说。 与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依买克村的草原不同,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的牧区多在山坳里,虽有简易土路,但马匹通行不便,摩托车成了民警的“代步利器”。 7月13日,乌恰县公安局黑孜苇乡派出所民警吴忧等人骑着摩托车,带着补办的户口本,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坎久干村牧民托合提·达吾提家。 “托合提大哥,您上次说户口本丢了,我们给您补办好了!”吴忧停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把崭新的户口本递了过去。 托合提接过户口本,翻到自己的页面看了又看,笑着说:“太谢谢了!你们给送来,比我自己跑一趟方便多了。” 在康什维尔村伯勒斯牧民定居点,民警夏东、伊拉木江·艾尔肯等人支起简易的“移动警务服务点”,摩托车就停在旁边,车斗里装着档案袋、登记表和宣传手册。“谁要办边境通行证?这边登记啦!”民警的喊声刚落,就有几位准备去邻近县探亲的牧民围了过来。 “警官,我要去别的县看亲戚,要过边检站,通行证能办不?”牧民买买提明·沙地尔问道。“可以办,您把身份证给我,填个表就行。”夏东接过身份证,在终端上查询信息,又指导买买提明填写申请表,很快就完成了办理。“以前办通行证得去县城,来回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20分钟就搞定,太方便了!”买买提明拿着崭新的通行证,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摩托警务服务队”共为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的牧民办理边境通行证5个、补办户口本3本,解答户籍咨询20余次。 夕阳西下时,民警们骑着摩托车返程,车后座上的“骑行警务背包”里,装着新收集的5份待办材料。那是明天要送到县城办理的证件,过几天,它们又会随着摩托车的轰鸣声穿梭群山、戈壁,回到牧民手中。 无论是马蹄踏过草原的沉稳,还是摩托车穿梭山路的快捷,乌恰县公安局的民警们用最贴合牧区实际的方式,把政务服务的温暖送到了每一户牧民身边,让“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在帕米尔高原上绘就了一幅警民同心的和谐画卷。 图为民警骑马前往牧区为群众办理业务。 乌恰县公安局供图

|
|
“马背+摩托”,便民警务送到牧区群众家门口
|
|
|
|
( 2025-07-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沙辉 7月的帕米尔高原,牧草渐丰,牛羊成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公安局结合牧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组织民警骑着马、驾着摩托,分赴乔尔波村、依买克村、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等偏远牧区,将政务服务送到草原上、毡房旁,让牧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库热西大叔,在家吗?我们来给您送新办的居住证啦!”7月12日清晨,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小尚亥牧区的草地上,两位民警骑着马,朝着远处的白色毡房喊道。 这是乌恰县公安局波斯坦铁列克乡派出所的“马背警务服务队”,民警李鑫林和同事加库普瓦力·拜克尧力正带着办好的证件,送往牧民家中。乔尔波村牧区面积大,部分区域车辆难以抵达,马匹成了最可靠的交通工具。 见到民警骑马而来,65岁的库热西·肉孜赶紧迎了出来。“李警官,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这么远还专门跑一趟!”库热西笑着接过居住证。 “大叔,您之前说要去县城给孙子办入学手续,这居住证可得带好。”李鑫林一边帮库热西把证件放进贴身的口袋,一边叮嘱,“要是还有啥手续不清楚,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们下次来还能帮您带材料。” 在依买克村阿克塔什夏牧场,民警买买提艾力·斯拉依力、达尼亚尔·海拉提等人刚把马拴在木桩上,就被牧民们围了起来。“警官,我想给刚出生的孩子上户口,需要带啥材料啊?”年轻牧民古丽米热·买买提抱着婴儿问道。 买买提艾力拿出随身携带的“牧区政务服务清单”,指着上面的条目说:“需要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您要是材料齐了,我们今天就能帮您登记提交,办好后给您送过来。”古丽米热赶紧跑回毡房取材料,不一会儿就拿着一沓证件回来。达尼亚尔接过材料,仔细核对信息,在移动警务终端上录入登记,全程不到10分钟。“以前办户口得骑摩托车跑几十公里到乡里,现在你们来了,真是省大事了!”古丽米热感激地说。 与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依买克村的草原不同,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的牧区多在山坳里,虽有简易土路,但马匹通行不便,摩托车成了民警的“代步利器”。 7月13日,乌恰县公安局黑孜苇乡派出所民警吴忧等人骑着摩托车,带着补办的户口本,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坎久干村牧民托合提·达吾提家。 “托合提大哥,您上次说户口本丢了,我们给您补办好了!”吴忧停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把崭新的户口本递了过去。 托合提接过户口本,翻到自己的页面看了又看,笑着说:“太谢谢了!你们给送来,比我自己跑一趟方便多了。” 在康什维尔村伯勒斯牧民定居点,民警夏东、伊拉木江·艾尔肯等人支起简易的“移动警务服务点”,摩托车就停在旁边,车斗里装着档案袋、登记表和宣传手册。“谁要办边境通行证?这边登记啦!”民警的喊声刚落,就有几位准备去邻近县探亲的牧民围了过来。 “警官,我要去别的县看亲戚,要过边检站,通行证能办不?”牧民买买提明·沙地尔问道。“可以办,您把身份证给我,填个表就行。”夏东接过身份证,在终端上查询信息,又指导买买提明填写申请表,很快就完成了办理。“以前办通行证得去县城,来回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20分钟就搞定,太方便了!”买买提明拿着崭新的通行证,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摩托警务服务队”共为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的牧民办理边境通行证5个、补办户口本3本,解答户籍咨询20余次。 夕阳西下时,民警们骑着摩托车返程,车后座上的“骑行警务背包”里,装着新收集的5份待办材料。那是明天要送到县城办理的证件,过几天,它们又会随着摩托车的轰鸣声穿梭群山、戈壁,回到牧民手中。 无论是马蹄踏过草原的沉稳,还是摩托车穿梭山路的快捷,乌恰县公安局的民警们用最贴合牧区实际的方式,把政务服务的温暖送到了每一户牧民身边,让“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在帕米尔高原上绘就了一幅警民同心的和谐画卷。 图为民警骑马前往牧区为群众办理业务。 乌恰县公安局供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