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调研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提升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水平
· 积极培育红土圣地公安好作风
· 把定分止争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 以高质效履职做实依法平等保护

提升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水平

( 2025-04-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陈明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检察机关责无旁贷。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检察机关自觉把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放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谋划,充分提高知识产权检察履职能力和水平,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推动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中心工作,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护和激励,是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作为“双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检察机关,必须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检察职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支撑,助力营造可感可及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围绕西安创新立市,我们按照产业结构发展新趋势,分三批发布知识产权检察保护重点联系企业和核心技术“双名录”。依托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运行,多层次回应企业知识产权司法需求,依法服务保障西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西安产业强市,针对全市光子产业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航空产业链等19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司法保护,通过综合履职促进现代工业发展,推动西安“硬科技之都”建设。
  围绕西安文化兴市,开展文旅文创、非遗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做好全市文旅文创资源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大摸底,以法治力量护航文化“寻保传”。在办好检察案件的同时,注重搭建制度框架,为激励创新创造、促进文化繁荣提供司法保障。
  二、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助力知识产权全链条治理
  打击与保护是知识产权司法工作的“一体两翼”,是知识产权全链条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则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落实“一案四查”,对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同步开展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审查,依法推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行刑反向衔接等综合履职案件办理,增强知识产权领域侵权打击效果。
  完善侦监协作机制,依托一审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工作机制,紧盯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发挥知识产权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移送提前告知、原管辖检察机关协助监督等制度机制,提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效率。
  聚焦企业司法需求,发挥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驱动作用,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行业治理建议等司法服务,进一步破解知识产权维权困境和管理困惑,增强企业创新发展信心。
  服务产业转化应用,结合所办案件,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支持推动产业培育,让企业健康发展,真正让知产变资产。
  三、构建一体化模式,助力知识产权检察履职由点及面
  针对当前全市知识产权检察条线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我们正构建以“四大检察”履职一体化为基础,办案、监督、治理一体化为核心,全市两级检察履职能力一体化提升为保障的工作模式,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发挥知识产权检察更大效能。
  探索案件一体化办理,统筹均衡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力量。建立健全重大案件提级管辖、案件线索共享和流转机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司法案件。
  探索队伍一体化培养,在现有人员编制框架下,充分激发队伍活力,以全市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建设为牵引,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和类案办理团队,持续建设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梯队。
  探索品牌一体化建设,跟进知识产权检察“大有可为”的发展趋势,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西检知行·与时向新”品牌为牵引,重点聚焦“国之重器”、新兴科技、文化遗产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基层检察院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开展工作,汇聚“护企雁”“清风莲知”等品牌矩阵更大合力。
  探索站点一体化运行,对全市50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15个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开展统筹管理,全域收集、分类管理、精准回应重点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司法需求,联合行政机关开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法律维权指引等服务。
  四、融入大保护格局,助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
  202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旨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遴选建设一批示范区,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对西安来说,高标准建设示范区,有助于整体提升西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激发创新活力。我们立足西安在西部的独特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从全局角度谋划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横向协作,推动在风险预警和行业治理等环节凝聚合力。
  持续发挥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联盟作用,认真落实案件协查、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和联合治理等联盟机制,着力解决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证据交换、委托取证、专业辅助审查等堵点难点问题,以扎实的检察履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发挥同市场监管、版权和文旅等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刑衔接优势,从市级层面推动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行刑衔接,持续推动西安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积极适应西安文旅和短剧市场热度上升的新形势,指导区县检察院关注跟进文旅产业保护、计算机软件等前沿领域著作权侵权线索,依法开展介入调查。
  持续发挥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作用,聚力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高效快速办理,推动形成西安“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持续发挥知识产权领域检校合作动能,常态化举办精品普法小课堂、类案研判圆桌会和理论研讨沙龙,推出一批知识产权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为合力破解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难点堵点贡献检察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