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 广东高院首次发布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
· 图片新闻
· 多部门联合发布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文件
· 京津冀法院完善燕山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 辽宁举办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培训班
· 三部门联合部署“双碳”标准计量工作
· 国家安全机关掀起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 浙江象山启用“蓝焰视卫”消防AI预警系统
· 淮安清江浦区推进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法治化
· 深圳观湖街道开展寄递物流业禁毒排查
· 丰林法院护航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 广州东涌镇反邪教宣传进公园

广东高院首次发布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

( 2024-08-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本报广州8月14日电记者章宁旦 通讯员吁青王依琪 今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一批司法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案例,涉及种植珊瑚、认购碳汇、补植复绿和劳务代偿等多样生态修复方式,展现了全省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制度,构建多方参与的联动修复格局,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的生动实践。
  环境污染治理涉及的技术门槛高、监管环节复杂、监管部门多,需要法院与检察院、行政机关强化协同履职,落实线索移送、办案协作、专业支持、信息共享等机制。本次发布的6个案件中,有刑事案件3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两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1件,这些案例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发展、强化协同履职、注重高水平保护,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突出体现了生态环境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成效。
  在袁某某等污染环境补种珊瑚案中,法院针对排污无法完全清理修复的情况,在诉前阶段由检察机关参与监督,以种植珊瑚进行环境替代修复,再通过独立第三方评估修复效果,探索出“污染者修复+第三方评估+公诉方监督+法院综合裁判”的司法保护生态路径;在陈某某等滥伐林木“认购碳汇”案中,法院积极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促成被告通过购买碳汇的方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推动碳普惠项目“守绿换金”,在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同时实现生态富民红利,有效带动生态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据悉,近年来,广东法院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移送执行、损害赔偿资金管理使用、“自然资源”认购补充性修复等工作,积极推广增殖放流、补植复绿、土地复垦、碳汇代偿等多种受损环境修复方式,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共审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及司法确认案件59件,判决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0.6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