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张维
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如约而至。 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这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美丽答卷,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中国创造绿色发展奇迹 立秋后的北京颜值爆表,天空湛蓝,云卷云舒,透着丝丝清凉。 登高远眺,城市的中轴线无比清晰,与远方的蓝天、云层、山峦浑然天成,尽显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这不禁让人想起1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北京清澈美丽的蓝天,让“APEC蓝”一度成为热词,毕竟彼时北京的秋冬季常被雾霾笼罩,为此被怀疑这样的蓝天能否持久下去。 如今,答案已然明了。“现在经常是随手一拍就是美美大片,可以惊艳刷屏朋友圈的那种。”爱好摄影的北京市民许先生说。他保存的照片里,记录了近十年来肉眼可见的变化——蓝天白云的出镜率越来越高,这座城市的颜值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为保卫蓝天,北京正在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今年以来,北京加快实施工程减排,聚焦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稳步推进结构减排。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北京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天。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样的变化不止在首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万里长江到莽莽秦岭、从“人进沙退”的塞外到重新通航的大运河……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正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被一一创造出来。 蓝天更多了。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 河湖更清了。与2012年相比,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27.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大地更绿了。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启动,完成造林种草1800万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受益的正是人民群众。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得到显著增强。 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 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的话来讲,“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载入了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得到全面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根本在制度保障。党中央推动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为破解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近年来,祁连山生态破坏、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等问题,都是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的。 正如孙金龙所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此外,我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严密健全。 此外,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分别组建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明确各自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首批国家公园。推行排污权交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正在明显提高。 多个顶层设计持续发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近期的多个顶层设计均与此有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等。 公报发布仅仅过了两周,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向全国吹响了碳排放双控的冲锋号角。 此后不到10天,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8月14日,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一则重磅文件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发布,即《关于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深入推进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用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的话来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的顶层设计”。 《意见》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大美自然”;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渐行渐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正在中华大地认真谱写。 本报北京8月14日讯
|
|
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
|
|
|
( 2024-08-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张维
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如约而至。 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这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美丽答卷,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中国创造绿色发展奇迹 立秋后的北京颜值爆表,天空湛蓝,云卷云舒,透着丝丝清凉。 登高远眺,城市的中轴线无比清晰,与远方的蓝天、云层、山峦浑然天成,尽显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这不禁让人想起1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北京清澈美丽的蓝天,让“APEC蓝”一度成为热词,毕竟彼时北京的秋冬季常被雾霾笼罩,为此被怀疑这样的蓝天能否持久下去。 如今,答案已然明了。“现在经常是随手一拍就是美美大片,可以惊艳刷屏朋友圈的那种。”爱好摄影的北京市民许先生说。他保存的照片里,记录了近十年来肉眼可见的变化——蓝天白云的出镜率越来越高,这座城市的颜值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为保卫蓝天,北京正在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今年以来,北京加快实施工程减排,聚焦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稳步推进结构减排。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北京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天。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样的变化不止在首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万里长江到莽莽秦岭、从“人进沙退”的塞外到重新通航的大运河……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正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被一一创造出来。 蓝天更多了。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 河湖更清了。与2012年相比,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27.8个百分点,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大地更绿了。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启动,完成造林种草1800万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受益的正是人民群众。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得到显著增强。 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 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的话来讲,“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载入了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得到全面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根本在制度保障。党中央推动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为破解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近年来,祁连山生态破坏、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等问题,都是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的。 正如孙金龙所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此外,我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严密健全。 此外,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分别组建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明确各自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首批国家公园。推行排污权交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正在明显提高。 多个顶层设计持续发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近期的多个顶层设计均与此有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等。 公报发布仅仅过了两周,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向全国吹响了碳排放双控的冲锋号角。 此后不到10天,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8月14日,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一则重磅文件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发布,即《关于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深入推进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用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的话来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的顶层设计”。 《意见》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大美自然”;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渐行渐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正在中华大地认真谱写。 本报北京8月14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