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与时俱进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 洪范九畴
· 行业协会要做公平竞争维护者
· 保护技术秘密就是保护创新力
· 让“比价神器”成为药价治理利器
· 齐心协力守护暑期安全
· 图说世象

齐心协力守护暑期安全

( 2024-06-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马 超

  近期,全国各地相继公布了2024年暑假放假安排。今年多地暑假从6月底或7月初开始。
  暑期往往是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以2023年暑期为例,其间就发生了多起未成年人伤亡事故。如湖北两名中学生在水塘边洗脚时,一人落水,另一人施救,最终双双溺亡;福建一名男孩在游泳馆不幸溺亡;广西三名初中毕业生同乘一辆摩托车,在快速驶过转弯路段时,不慎撞到路边墙上,致两死一伤。这些悲剧的发生,不仅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警示我们不能忽视暑期的安全教育。
  分析这些悲剧事故,往往和家长的法律意识淡薄、危机意识不强,以及孩子们自身安全意识较弱有很大关系。拿溺水事故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溺水事故为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有关分析显示,溺水事故发生地点绝大部分是在野外开放性水域,绝大多数发生在学生离校放假期间。孩子们对于水的热爱是天生的,但因为年龄尚小,对于危险的认知还不够。在孩子们脱离学校监管的情况下,如果家长能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不让孩子去游野泳,不让孩子单独外出玩耍,不让孩子到水边玩耍游泳,就能避免溺水伤亡的事情发生。有时候,一个很偶然的疏忽就会酿成家庭的悲剧。这也再次说明,暑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暑期安全离不开学校、家长、孩子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守护。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将安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在日常教育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在放假前,应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发布典型案例、发放安全教育信等方式,强化暑期安全教育,为孩子们敲响安全警钟。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承担起安全监管的重要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庭要对未成年人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意味着家长既要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提醒孩子远离危险区域,避免发生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也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牢固树立“安全在我”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大环境,同样承担着守护暑期安全的责任。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暑期安全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关爱孩子暑期安全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总之,“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筑牢安全防护网,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幸福、快乐的假期。
  (作者系本报记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