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与时俱进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 洪范九畴
· 行业协会要做公平竞争维护者
· 保护技术秘密就是保护创新力
· 让“比价神器”成为药价治理利器
· 齐心协力守护暑期安全
· 图说世象

让“比价神器”成为药价治理利器

( 2024-06-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赵志疆

  “药价通”“药店比价通”“医保价格通”……近日,多地医保局先后密集上线医保“药品比价”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探索和完善定点零售药店药品的价格管理。据介绍,通过比价系统,作为战略性购买方的医保基金可以少花“冤枉钱”,也有助于药品价格回归合理范围。
  近年来,随着取消药品加成、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等医改措施的推进,医保药品价格普遍大幅度降低。不过,相同的医保药品在不同的零售药店,往往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与线上药店相比,线下药店的价格普遍更高。如一项针对湖南省大型连锁类零售药店畅销药品的调研发现,线上、线下的同款药品价格差区间达到30%甚至更高。
  从个人角度看,建立医保“药品比价”平台,可以提高药品价格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而倒逼零售药品降低价格。从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看,“药品比价”平台的意义不止于此。
  需要看到,以往国内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则使用个人账户报销。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明确,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由此意味着,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不仅关乎个人获得感,而且关乎医保的“钱袋子”。
  而近日,国家医保局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其中要求,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将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格、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等各渠道药价,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比对,发现异常高价,督促医药企业主动调整。可以说,作为“四同药品”(即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剂型、同规格药品)价格治理的升级举措,放开药价查询,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药品大市场,为人民群众减负,为医保基金“守门”。
  如何提高价格透明度,是药品价格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也是药品“比价平台”发力的重点——只有破除信息差,才能取消价格差。多地开放医保药品价格查询功能,不仅体现了平抑药价的决心,而且展现了科技赋能的成果。依托各自研发的价格检查辅助软件,多地积极探索信息化治理手段,通过强化针对药品价格的技术监管,引导零售药店合理定价、公平竞争。建立在精准查询、广泛覆盖、便捷互动的基础上,公众可以一键实现比质比价,医保部门则可以进一步优化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持续发力治理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一段时间以来,从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到积极建立医保“药品比价”平台,医保部门始终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医疗保障首要任务。让药品“比价神器”成为药价治理利器,有助于让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比价”平台目前仅限于医保药品,而零售药店同时销售医保目录外的药品,那些药品不仅数量更多,而且利润往往也更大。因此,在建立并完善医保“药品比价”平台的基础上,不妨进一步拓展“药品比价”平台的应用空间与覆盖范围,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价格信息平台,让药品价格透明化推动药品定价合理化,从而最大程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实际上,药品比质比价的过程,既是一种倒逼,也是一种宣传——让物美价廉的优质药品广为人知,可以引导药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数字化营销,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通过加强数字化管理,推动数字化营销,相信在科技加持之下,医改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越来越透明的价格体系中,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