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与时俱进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 洪范九畴
· 行业协会要做公平竞争维护者
· 保护技术秘密就是保护创新力
· 让“比价神器”成为药价治理利器
· 齐心协力守护暑期安全
· 图说世象

洪范九畴

( 2024-06-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姬黎明

  《尚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极为重要的文献,《洪范》是《尚书》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据《尚书·洪范》等记载,周文王十三年,即武王伐纣克殷的第二年,武王拜访了“商末三贤”之一、纣王的叔父箕子,向箕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安定天下。武王说:箕子呀,上天庇护下民,帮助他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规定了哪些治国的常理?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禹的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理洪水,将五行的排列扰乱了。上天大怒,没有把治国大法授给鲧,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鲧在流放中死去,禹继承父业,改堵为疏,上天于是就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洪者,大也;范者,法也;畴者,类也。“洪范九畴”就是治国安邦的九类大经大法。“彝伦”是指法则,“攸叙”是指正常秩序,“彝伦攸叙”就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洪范九畴”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畴:五行。世界是水、火、木、金、土五种不同物质组合生成的,彼此之间合与不合、顺与不顺,组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警示统治者兴业举事必须顺天地之变数,合五行之顺逆。
  第二畴:敬用五事。对王者而言,重在一个“敬”字,必须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第三畴:农用八政。粮食、货物、祭祀、居住、教育、治安、外交、国防,这是王政的八大方面,是国家组织设计的理想结构和职能分工,其次序是按照民之缓急而排列的。
  第四畴:协用五纪。以农立国,必须观象授时,按岁、月、日、星辰、历数五种方法掌握四时节候。
  第五畴:建用皇极。为人君者,立其大中之道,无偏私、无阿党、无作恶。“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道正直,其所必得中,则天下归其中。这是九畴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王政的最高准则。
  第六畴:乂用三德。要把端正人的曲直、以刚取胜和以柔取胜,作为为政举事的精神理念和施政策略。
  第七畴:明用稽疑。遇有大事,要审慎决策。在卜筮之前,需要征询卿、士、庶人的意见。天心即人心,天意即民意。
  第八畴:念用庶征。观察王政和自然变化征兆的关系。
  第九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即长寿、富贵、健康、美德、善终,“六极”即夭折、疾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五福六极不是先天而致,而是藏于前八畴之中,是前八畴所结之果。这是对“洪范九畴”的归纳总结。
  殷鉴不远,周鉴亦不远。武王访箕子,体现了西周初年统治集团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自觉,把汲取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作为当务之急,希望从中寻找长治久安之策。对箕子来说,遇到纣王荒淫残暴,就自晦其明;遇到武王盛德鹰扬,则倾囊相授,阐述治国理政之大计,史称“箕子明夷”。而上天把“洪范九畴”赐禹而不赐鲧,则表明了上天眷顾顺天应民、盛德质美之人。
  无独有偶,在西方早期文明中,上帝把“十诫”赐给了摩西,用来治理万民。“摩西十诫”与“洪范九畴”形相似而实不同。赐给摩西“十诫”的上帝是高于人、外在于人的,属于宗教;赐给大禹“洪范九畴”的“天”就在“民”中,“天命”和“民心”紧密相联,属于伦理。“摩西十诫”就是戒规,是律法;而“洪范九畴”则是经纶大法,是政治哲学、法律哲学。“洪范九畴”的根本精神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德”。立“大中之道”,以统“洪范九畴”,从而使天下“彝伦攸叙”,表明了中华文明自始就是德性文明,并延绵不绝、传承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