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依法精准治理网络暴力行为
· 交管证件电子化让群众办事更便利
· 让低空警务发展更有法可依
· 恒产恒心
· 图说世象
· 对非法倾倒要做到“零容忍”
· 招聘不能过度依赖性格测试
· 人人都要保护野生动物

交管证件电子化让群众办事更便利

( 2024-06-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丁建庭

  近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包括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实行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便利群众网上办理汽车注销手续、推出“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等,这些举措将于7月1日起实施。
  便民利企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内在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以公安交管领域为例,从实施驾驶证在线申领、在线“亮证”,到新增C6驾照类型、方便群众驾驶房车出游,再到此次公布的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等8项改革新措施,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的新需求、新期待,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统计显示,最新公布的8项改革措施实施后,预计将惠及上亿群众,减少办事成本约30亿元。
  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进步为交管证件电子化带来了更多可能。对于广大司机朋友来说,开车上路必须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但总有一些人因忘带证件被扣分罚款。推动交管证件电子化是大势所趋,既便民利民,又能够提升交管效能。这些年,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推广应用交管电子证照,全面推行机动车检验标志和驾驶证电子化。其中,驾驶证电子化于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成都、苏州3个城市试点,并于2022年在全国全面推广。目前,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已累计发放电子检验标志14.75亿次,向2.5亿驾驶人发放了电子驾驶证,通过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减少了办证亮证的环节、材料、时限,提升了公安交管政务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便民利企改革一直在路上。下个月,行驶证电子化即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60个城市试点推行,这是交管证件电子化推广应用在全面实现机动车检验标志、驾驶证电子化基础上的再进一步。行驶证是机动车辆身份证明,电子行驶证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系统生成,动态显示机动车检验、抵押、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处理情况等状态,方便实时查询、实时出示、实时核验。相比纸质行驶证,电子行驶证不仅能节省成本、节约资源,而且更方便群众、提升效率。此外,电子行驶证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资源库验证比对,采用数字签名防伪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篡改、伪造,确保证件真实有效,便于在二手车交易等场景采信应用,并采用动态二维码、数据脱敏、数据加密、实人认证等技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纸质行驶证应当随车携带;电子行驶证主要应用于相关窗口业务办理。也就是说,开车上路仍要携带纸质行驶证,而在办理车辆登记、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交管窗口业务时,可以应用电子行驶证;同时支持机动车所有人授权他人使用电子行驶证,便于委托他人代办业务。相比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的应用场景还不够宽泛,这主要是为了保障车辆财产安全,试点阶段理应稳妥审慎,电子行驶证不宜盲目应用到所有场景中。待条件成熟时,相信电子行驶证的应用场景将更广。
  试点先行、由点及面,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论。期待公安交管部门在试点基础上,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健全配套制度,逐步扩大应用场景,推动在全国更多地方推广电子行驶证,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便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