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孙兴阳:如知心老友般巧解百姓纠纷
· 柯光明:“没有焐不热的心”
· 寇斌:
驻村三年依然选择留下
· 邓群生:以毅力和耐心执结每一起案件

寇斌:
驻村三年依然选择留下

( 2024-06-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本报记者   申东
□ 本报通讯员 刘珺 葸耀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的团结村,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这得归功于驻村第一书记寇斌。
  团结村是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主动对口帮扶点,2021年7月6日,按照西夏区委组织部统一安排,西夏区公安分局党委作出决定,派寇斌进驻团结村,担任第一书记。
  寇斌虽有着26年的公安工作经验,但面对“三农”问题,他几乎是个新手。驻村工作如何干?能为村民带来什么?如何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带着这些问题,驻村伊始寇斌便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每天带着小板凳和工作日志,遍访村里的家家户户,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在他的努力下,很快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2022年年底,受疫情影响,团结村的大白菜、萝卜等蔬菜滞销。看着村民们焦急的眼神,寇斌心急如焚。他立即联系西夏区的各个企业食堂,近6吨果蔬找到了销路,帮助村民避免了6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多亏了寇书记,要不我家种的3000斤白菜就全都烂了,一家人的辛苦都白费了。”村民老林眼含热泪激动地说,“靠我们自己去集市上慢慢卖,不知道要卖到什么时候,白菜恐怕早都烂在地里了,至少得损失1500元,这对我们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有同样经历的村民在团结村不在少数。在村里有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寇书记,保准没问题!”
  在寇斌眼里,基层工作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大事,都是一些事关百姓房前屋后、柴米油盐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关乎着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关乎着整个村庄的未来。他深知,要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就必须从这些小事做起。
  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也要能守住村民的“钱袋子”。作为一名民警、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寇斌深知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手段猖獗、骗局层出不穷,毒品种类五花八门,靠天吃饭、靠双手辛勤劳作的村民一旦陷入骗局、沾染毒品,就会重新返贫。
  “预防为主、预防于心”,寇斌将反诈与禁毒紧密结合,在村民农闲或每逢节日时,召集村民在田间地头或在房前屋后围坐在一起,在唠嗑、拉家常时了解村民闲暇时的生活情况——“我也没犯啥事,也没吃官司,法院打电话让我去取什么传票。”“那肯定是诈骗电话。”“你别在公共场合吸烟,现在不是有一种烟没有呛人的烟味,反而还有一股香味。”……寇斌在和村民的聊天中,发现村民在反诈骗、禁毒等方面有了解,但还缺乏防范意识和实际辨别、防范等能力。在亲自为村民宣传反诈骗、禁毒知识的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村镇开展的宣传活动、讲座,提醒村民及时查看社区、民警推送的相关信息链接,学习知识、掌握辨别能力,避免落入圈套造成损失。
  2023年,寇斌带领村委会将盐碱地、水洼、蓄水坑等统筹规划,协调西夏区政府多方筹集3000余万元,打造“团结村田园产业综合园区”,园区内建起养殖大棚,可采摘、烧烤、休闲垂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游玩。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
  2021年,团结村村集体年收入24万元;2022年,村集体年收入26万元;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75万元。3年间,团结村村集体经济增长300%,寇斌连续两年被评为“银川市优秀驻村书记”,他将继续留任团结村第一书记。
  “驻村3年,经历换届选举,我依然选择留在团结村,与其说是村民们需要我,更应该说是我离不开他们了。”寇斌笑着说。

  图为寇斌在枸杞田间与村民一起劳作,了解村民收入情况。
银川市公安局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