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田留余”诉源治理打造“无讼乡镇”
· “法庭+综治”在大石山区有了新样本
· 一网牵出“千万条线”兜起群众急难愁盼
· 重庆渝中下沉优质法律服务力量到基层
· 大连沙河口检察院多方联动促和解

重庆渝中下沉优质法律服务力量到基层

( 2024-06-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近日,在“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集中接访活动中,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街道二府衙社区法律顾问王舒等走进望龙门小学,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真实案例,就如何处理校园伤害事故以及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等内容,为师生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近年来,渝中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扎实开展“一居一顾问”工作,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下沉优质法律服务力量到基层,持续在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开展精准普法活动上下深功夫,同时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在一线倾听群众声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打通服务群众法治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对之前接访群众问题的梳理,工作人员发现劳动争议纠纷受到广泛关注。“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集中接访日当天,解放碑街道罗汉寺社区法律顾问、上清寺街道嘉西村社区法律顾问、七星岗街道兴隆街社区法律顾问等围绕劳动用工、工资薪酬、人身损害、借款纠纷等法律问题,为现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
  “建立健全社区法律顾问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机制,指导法律顾问在日常值班、接待咨询过程中主动发现纠纷线索,加强与街道、社区的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开展纠纷调处工作,努力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上交’。”渝中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区80个社区(工作站)都“一对一”配备了社区法律顾问,除了“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的每月集中接访日,每周还固定时间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现场提供服务。社区法律顾问可以面向辖区群众、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也可以聚焦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还可以采取预约上门、微信沟通、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近期,受暴雨影响,大溪沟街道张家花园社区不少群众因房屋漏水产生邻里纠纷。接到群众诉求后,社区法律顾问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与物业单位、居民沟通了解情况。调查取证后,立即协助社区消除安全隐患,并组织多方协商解决后续事宜。
  “我个人想要开办民宿,具体有什么要求,需要去哪些部门办理手续?”近日,渝中区居民李女士通过“重庆村居法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咨询开办民宿的有关条件,根据其登录该平台时填写的所属街道、村居,平台迅速为其匹配社区法律顾问。
  不到半个工作日,李女士便接到解放碑街道自力巷社区法律顾问的电话。法律顾问告知李女士,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住宿业规范发展的意见》第八条,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李女士需要根据民宿拟经营的范围,向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消防部门等有关部门提交申请。
  “重庆村居法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是反映问题、咨询法律相关服务的线上渠道之一。居民群众通过搜索微信小程序或扫码方式即可进入平台进行申请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文书、模拟判决等法律服务体验,还能通过视频、电话、语音、文字、文件、图片等多形式与社区法律顾问进行线上远程法律咨询,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可全面真实反映村居法律顾问的服务情况,准确记录村居法律顾问的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精确统计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数量、服务人次,实时跟踪村居法律顾问调解纠纷、法治宣传、法律培训情况,让群众权益更有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