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推动文旅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 文旅部就相关重点督办建议开展调研
· 让绛州澄泥砚重获新生
· 全力守护老百姓“钱袋子”
· 《“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施行

山西省人大代表蔺涛:
让绛州澄泥砚重获新生

( 2024-06-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全国人大代表蔺涛在制作绛州澄泥砚。
□ 本报记者  马超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王泽宇  文/图

  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与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与其他三种石头制砚台不同,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的绛州澄泥砚是用汾河中的泥烧制而成的,具有质坚耐磨、积墨不腐,抚若童肌、扣若钟磬,不伤笔、不耗墨,冬不冻、夏不枯等特点,写字作画、虫蝎不蛀、品格奇绝。
  然而,这一充满文化气息的中国传统技艺,早在清代就因各种原因失传,一度成为古籍中残存的“只言片语”。
  绛州澄泥砚的复兴之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近日,记者跟随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活动走进山西运城,听山西省人大代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讲述他与澄泥砚的故事。
重生
  “绛州澄泥砚需要经过几十道工艺,每一道都不容有任何差池。”蔺涛介绍道。
  蔺涛曾是一名美术教师,父亲蔺永茂时任新绛县博物馆馆长。在父亲的带领下,蔺涛回到农村,开始了绛州澄泥砚复兴的探索之路。
  “当时没有资金,没有详细资料,没有样品,也没有任何制砚经验,我就从物理、化学、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入手,一点一点设计、配方、雕塑、烧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让失传300余年的绛州澄泥砚重获新生。”蔺涛自豪地说。
  如今,绛州澄泥砚在蔺涛的钻研中以全新的艺术形式重回大众视野,形成了古朴与现代并存、典雅与潮流合一的新一代绛州澄泥砚。
  而绛州澄泥砚传统手工技艺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次7件作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永久收藏。2006年“绛州澄泥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绛州澄泥砚被誉为“山西三宝”之一,2022年绛州澄泥砚入选山西省十大非遗保护实践优秀案例。
  新绛县光村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山西最美乡村”,2010年新绛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澄泥砚之都”荣誉称号。
传承
  “我父亲和丈夫都去世了,现在照顾着年迈的母亲和一双儿女,一路走来,蔺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有一颗纯净的心投入绛州澄泥砚的制作中。”张迎利是绛州澄泥砚团队成员之一,已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工作了25个年头。
  如今,张迎利是全国澄泥砚雕刻技术能手、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高级工艺师,她跟随蔺涛等人设计制作的巨型石砚“荷塘月色砚”,被清华大学永久收藏。
  据蔺涛介绍,绛州澄泥砚团队成员全是当地农村群众,大多只有初中学历,大家在家门口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不仅脱了贫,还获得了各种荣誉,成了当地技能致富带头人,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是传承了技艺。
  蔺涛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工美行业和文化非遗部门等举办的各种比赛、技能大赛,选派优秀成员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培训学习。如今,绛州澄泥砚团队共有全国文房四宝行业技术能手2人、全国澄泥砚行业雕刻技术能手2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3人、三晋巧姐6人。
履职
  “小砚台”如何能有更大的“舞台”,文物与非遗技艺如何能真正“活起来”,是蔺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新绛县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出了荀子、王之涣等名人先贤,更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有645处。这里还有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绛州剔犀、梅花点舌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作为一名山西省人大代表,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真正将文物与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蔺涛说。
  在今年的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蔺涛提交了“加快推进绛州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响应:
  继续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鼓励各地创新业态模式,开发适应现代生活的非遗旅游产品,以实现非遗旅游体验和服务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水平。
  加大文旅融合力度,依托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等固定场所,提供多种非遗体验活动,包含但不限于非遗展示、技艺学习、动手实践、现场分享,组织非遗传承人深入乡村、社区、校园、企业、景区、军营开展文化传播、交流、服务活动。
  出台《非遗街区建设基本规范》行业标准,打造一批非遗街区。推出非遗传习展示体验基地,深化非遗进景区、“非遗+会展”“非遗+教育”等领域探索创新,优化全省十大非遗旅游线路,打造“跟着非遗去旅行”品牌,吸引游客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如今,蔺涛对绛州澄泥砚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一名非遗传承者,未来我将在保护好、传承好绛州澄泥砚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一系列创新与研发活动,将绛州澄泥砚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不断发扬光大,让泥与火交织的和美乐章唱响华夏大地,更希望‘中国制砚技艺’可以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