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旅游业继续呈现加快恢复、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旅游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已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 今年,关于“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20项重点督办建议之一。围绕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从多方面建言献策。 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眼下,越来越多的小县城乃至小乡村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既能“说走就走”,玩起来还“不挤不贵”,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成为许多消费者的出游首选,旅游与乡村的手正越拉越紧。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在不少地方,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惠民工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看得见”的旅游资源,正源源不断变成农民“摸得着”的红利。 “布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局,需要妙用文化振兴这颗棋子。”全国人大代表、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合作社理事长阳岳球在调研中发现,各地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充分,硬件投入不足,文化建设人才匮乏,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文旅发展中民营资本介入较少、规模较小、带动效应弱等。 阳岳球建议,多措并举做大做强乡村全面振兴文旅产业。一方面,招大引强,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文旅产业,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做出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引领性强的文旅项目。立足已有的资源优势,打造突出个性化的文旅品牌,比如踏寻古迹之旅、生态文化之旅等。同时,做好产业融合,推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林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工业旅游示范点、科普教育旅游示范点、研学旅行基地。此外,在保护古迹方面,做好古街古镇、革命旧址、红色遗址等修缮保护工作,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相融合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推出首批42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据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20%,总额超过2.2亿元,消费人次超430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科技文旅等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广泛渗透到各种旅游活动中。AI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文旅企业创新产品、优化体验、提升管理的重要手段,给文旅业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 科技赋能增势与文化培根铸魂相融合,成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上的重大作用,让“诗”和“远方”更好牵手,也是近年来文旅融合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格外关注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与调研过程中,他发现人工智能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文旅产业中缺乏合适的人工智能应用工具,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在吴国平看来,文旅行业需要转换动能,用科技创新来大幅提升效益效率,以此推动传统文旅向数字文旅迈进,从旧范式向新范式迈进,形成新质生产力。他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的行业标准,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制定专项管理办法,为人工智能在文旅领域应用落地和产业化探索更多可能性。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文旅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扶持企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并鼓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实现活化。此外,还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别是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引、育、留、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发挥非遗重要载体作用 在国内持续的“文旅热”“文博热”中,各地的非遗艺术精品是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非遗融入旅游发展事业,不仅为非遗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提供内生动力,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日益显现,全国各地积极推出不同主题类型的非遗旅游线路,如,江苏出台“无限定空间进景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认定制度,浙江先后公布多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众多,且地域特色鲜明。在不少地方,非遗是当地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的“最佳代言人”,苏州刺绣、北京烤鸭、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宣城宣纸等,其背后都有非遗技艺的支撑,旅游业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非遗的最佳展示展销平台。 “目前,我国进入国家级名录的非遗为1557项,共有约10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这些非遗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如何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利用好非遗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不容忽视的时代命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姚建萍指出,随着非遗与旅游融合深入开展,各地面临非遗旅游开发无序、非遗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非遗相关旅游景区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 姚建萍建议,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在旅游业中的使用标准。同时,根据国家公布的非遗名录体系,统一明确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名录级别,便于游客清晰识别。 她同时建议,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标准化管理规范》,制定非遗景区或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评定办法,明确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的程序和过程,实施备案管理制度。
|
全国人大代表支招“诗”和“远方”如何更好牵手
|
推动文旅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
|
|
|
( 2024-06-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旅游业继续呈现加快恢复、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旅游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已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 今年,关于“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20项重点督办建议之一。围绕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从多方面建言献策。 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眼下,越来越多的小县城乃至小乡村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既能“说走就走”,玩起来还“不挤不贵”,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成为许多消费者的出游首选,旅游与乡村的手正越拉越紧。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在不少地方,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惠民工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看得见”的旅游资源,正源源不断变成农民“摸得着”的红利。 “布好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局,需要妙用文化振兴这颗棋子。”全国人大代表、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合作社理事长阳岳球在调研中发现,各地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充分,硬件投入不足,文化建设人才匮乏,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文旅发展中民营资本介入较少、规模较小、带动效应弱等。 阳岳球建议,多措并举做大做强乡村全面振兴文旅产业。一方面,招大引强,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文旅产业,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做出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引领性强的文旅项目。立足已有的资源优势,打造突出个性化的文旅品牌,比如踏寻古迹之旅、生态文化之旅等。同时,做好产业融合,推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林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工业旅游示范点、科普教育旅游示范点、研学旅行基地。此外,在保护古迹方面,做好古街古镇、革命旧址、红色遗址等修缮保护工作,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相融合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推出首批42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据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20%,总额超过2.2亿元,消费人次超430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科技文旅等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广泛渗透到各种旅游活动中。AI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文旅企业创新产品、优化体验、提升管理的重要手段,给文旅业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 科技赋能增势与文化培根铸魂相融合,成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上的重大作用,让“诗”和“远方”更好牵手,也是近年来文旅融合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格外关注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与调研过程中,他发现人工智能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文旅产业中缺乏合适的人工智能应用工具,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在吴国平看来,文旅行业需要转换动能,用科技创新来大幅提升效益效率,以此推动传统文旅向数字文旅迈进,从旧范式向新范式迈进,形成新质生产力。他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的行业标准,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制定专项管理办法,为人工智能在文旅领域应用落地和产业化探索更多可能性。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文旅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扶持企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并鼓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实现活化。此外,还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别是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引、育、留、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发挥非遗重要载体作用 在国内持续的“文旅热”“文博热”中,各地的非遗艺术精品是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非遗融入旅游发展事业,不仅为非遗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提供内生动力,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日益显现,全国各地积极推出不同主题类型的非遗旅游线路,如,江苏出台“无限定空间进景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认定制度,浙江先后公布多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众多,且地域特色鲜明。在不少地方,非遗是当地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的“最佳代言人”,苏州刺绣、北京烤鸭、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宣城宣纸等,其背后都有非遗技艺的支撑,旅游业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非遗的最佳展示展销平台。 “目前,我国进入国家级名录的非遗为1557项,共有约10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这些非遗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如何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利用好非遗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不容忽视的时代命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姚建萍指出,随着非遗与旅游融合深入开展,各地面临非遗旅游开发无序、非遗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非遗相关旅游景区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 姚建萍建议,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在旅游业中的使用标准。同时,根据国家公布的非遗名录体系,统一明确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名录级别,便于游客清晰识别。 她同时建议,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标准化管理规范》,制定非遗景区或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评定办法,明确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的程序和过程,实施备案管理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