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中国
13 12/13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临汾创新模式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 实行“五色”预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分级管理
· 坚持分类施策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 智能化平台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赋能添力

智能化平台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赋能添力

( 2023-09-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中国
  ▲ 7月19日,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召开交通安全劝导员业务培训会议,现场演示“共享头盔”扫码操作流程。
  ▲ 今年7月,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在辖区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交通安全劝导员劝导村民将草帽换成头盔。

  本版文图由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


  “农用三轮车禁止非法载人。”“请佩戴头盔。”近日,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村口的大喇叭对着过路的村民“喊话”。
  村口大喇叭如何实时监督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队和劝导员上门劝说如何被平台看到?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交警部门自主研发的3个智能化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违法行为无处可藏
  在临汾市广大农村地区,农用三轮车非法载人、驾驶摩托车和三轮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伤的主要原因。
  据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董文介绍,发生三轮车、摩托车交通事故,90%的死亡原因都是颅脑损伤。许多村民缺乏安全意识,认识不到佩戴头盔的重要性,经常在三轮车后槽非法载人,极易发生侧翻事故。
  2022年,汾西县成立由副县长带队的专门组织,筹集专项资金,将交通监控系统接入公安局指挥平台和交警大队指挥平台,对全县道路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警情“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通过开发交通违法智能预警——特征目标识别追踪系统,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类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汾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尚锋说。
  该县推行“探头站岗、视频巡逻、算法捕捉、预警吹哨、处置反馈”一体化运行模式,可精准识别农用三轮车非法载人、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多发性交通违法行为,实现智能预警和精准教育。目前,汾西县交通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其中,7个县达到标准投入使用,其他县区正在建设中。
让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为进一步加大对国省道和农村道路的巡逻力度,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所有警车全部安装自主研发的“5G+”移动警务车辆轨迹管理系统。
  “我们制作全市农村道路交通电子地图,整合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布局网络,在支队指挥中心形成一张直观的道路交通图。目前,我支队所辖17个公安交警大队的150辆执勤执法车辆全部安装定位系统,可实时监管车内外现实场景,对民警和辅警的言行进行实时录音录像。截至目前,未发生公安交警警务车辆违规行驶和警务人员粗暴执法、不文明执法等现象。”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红喜说。
  此外,该系统还可实时掌握民警巡逻地点和进村时长,督促大队合理安排警力、民警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进村工作任务。所有行政村可依托该系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进一步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
让民警省力群众安心
  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民警需求和群众需要,自主研发交通安全管理微信小程序。该程序建立一般性交通违法行为电子档案,可有效解决交通参与者不戴安全头盔重复劝导、无效劝导等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可实现“手机前端采集,后台一键生成制式台账”,最大限度降低民警和辅警劳动强度,减少疲劳用警;设立“共享头盔”,实现掌上借还,市民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明显提高。
  此外,小程序有两个端口,一个是民警和辅警端口,另一个是群众端口。在民警和辅警端口,民辅警可实时上传入村劝导交通违法情况、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采集情况,后台会自动生成工作量,减少民警和辅警“白天上路、晚上填表”的繁杂工作程序,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端口设有视频警示、图文知识、有奖答题、“共享头盔”等9个小端口,民警和辅警可在市民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时进行警示教育。2022年,交通安全管理微信小程序获得“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三等奖。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各类交通安全数据信息190余万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