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中国
13 12/13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临汾创新模式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 实行“五色”预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分级管理
· 坚持分类施策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 智能化平台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赋能添力

实行“五色”预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分级管理

( 2023-09-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中国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1000起事故隐患。农村道路有地广车稀、事故随机等特点,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必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山西省临汾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李强说。
  农村道路交通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中,分级预警是基础,分类管理是目的。只有做好分级预警工作,分类管理才能更加精准有效。为此,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国省道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手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治手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道路、车辆、驾驶人等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排查识别和科学评估,将安全风险隐患由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分别对应“红、橙、黄、蓝、绿”五种颜色,实行“五色”分级预警,为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加强道路预警
  该支队在综合考虑农村区域道路的工程建设质量是否达标、道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自然灾害频次规模以及其他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将风险隐患进行量化,从而在道路要素方面对该农村区域进行“五色”预警。
  “红色”预警路段即在农村区域普通公路2000米范围内,近3年内发生6起以上亡人道路交通事故,或者2起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或者1起以上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经评估,存在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自然灾害频次较多、规模较大等重大性问题,安全风险隐患特别严重,不适宜车辆继续通行,需要立即进行全面整治的路段。
  “橙色”预警路段即在农村区域普通公路2000米范围内,近3年内发生6起以上致人重伤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3至5起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1起一次死亡3至4人的道路交通事故,经评估,存在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自然灾害频次较多、规模较大等一般性问题,安全风险隐患严重,车辆通行困难,需要进行全面整治的路段。
  “黄色”预警路段即在农村区域普通公路2000米范围内,近3年内发生3至5起致人重伤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1至2起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经评估,存在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自然灾害频次较多、规模较大等轻微性问题,明显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路段。
  “蓝色”预警路段即在普通公路2000米范围内,在一定时间内道路交通事故(含简易事故)发生数量较多,经评估,仅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全、标志标线缺失、安全提示不到位、视距不良等问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整改的路段。
  “绿色”预警路段即普通公路道路状况良好,安全设施健全,近3年内未发生过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且简易事故数量较少的路段。
加强车辆预警
  车辆预警是指针对大中型客运车辆、重中型货车、危化品运输车辆、校车(含接送学生车辆)、载客面包车及三轮车等重点车辆,综合评估机动车车辆安全技术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等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将风险隐患进行量化,从而在车辆要素方面对该农村区域进行“五色”预警。
  “红色”预警车辆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管理的存在安全技术状况不达标,未列入国家机动车产品目录,3年内发生过5辆以上注销报废“营转非”大客车或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上路行驶等情况的车辆。
  “橙色”预警车辆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管理的存在未按规定悬挂号牌,非法改装拼装,重型货车、“两客一危”“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三率”不达标,3年内发生过1辆以上注销报废“营转非”大客车或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上路行驶等情况的车辆。
  “黄色”预警车辆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管理的存在报废车辆上路、车辆安全设施不全、违法信息达50至100条未处理等情况的车辆。
  “蓝色”预警车辆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管理的存在车辆逾期未检验、安全技术状况不良等情况的车辆。
  “绿色”预警车辆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管理的不存在任何上述违法行为的车辆。
加强人员预警
  在全面统计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驾驶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综合评估是否存在驾驶人违法驾车上路行驶、是否存在交通违法未处理人员等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将风险隐患进行量化,从而在驾驶人要素方面对该农村区域进行“五色”预警。
  “红色”预警人员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存在的无证驾驶、酒驾毒驾,因危险驾驶罪受到刑事处罚,身体有重大残疾或重大疾病不能驾驶机动车辆,未成年人未按法定年龄驾驶车辆,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或换证率未达到96%等情况的人员。
  “橙色”预警人员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存在的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达100分以上未处理,一年内有5次以上一次记满12分记录,因交通肇事罪受到刑事处罚,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或者换证率不到97%等情况的人员。
  “黄色”预警人员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存在的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达36分以上未处理,一年内有2至5次一次记满12分记录,因准驾车型不符被依法查处,因驾驶拼装、报废、无牌无证机动车被查处,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或者换证率不到98%等情况的人员。
  “蓝色”预警人员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存在的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满12分未处理,发生过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人超过3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超过5人等情况的人员。
  “绿色”预警人员即农村区域的社区、村庄、企业或单位不存在上述严重违法行为的驾驶人。
  对道路、车辆、驾驶人进行分级预警后,针对“红色”“橙色”预警等级,由临汾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级政府下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防控建议书》;针对“黄色”预警及以下等级,由各县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乡镇政府下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提示函》,督促挂牌督办,直至整改销号。
  与此同时,该市公安局交警部门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隐患走”的要求,明确警车巡逻路线及目标,靶向预防重点道路和区域道路交通事故。同时,按照预警区级别高低,分别由支队、大队、中队负责督导整改,斩断隐患演变成事故的链条。
  “通过对路、车、人进行‘五色’分级预警,有利于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前端预防,提前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让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更加有的放矢,让群众更安全、更安心、更安稳。”临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国刚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