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中国
13 12/13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临汾创新模式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 实行“五色”预警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分级管理
· 坚持分类施策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 智能化平台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赋能添力

聚焦“小切口” 解决“大问题”
临汾创新模式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效

( 2023-09-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中国
  ▲ 8月24日,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右二)在临汾市调研农村道路交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随之增加。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降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致贫返贫风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交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课题。
  山西省临汾市山区面积大、农村居民多、公路里程长、农村公路占比高、公路线性结构差,加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增长速度快、警力有限,导致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易发、高发。2019年至2021年,全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数平均每年占事故总起数的66.3%,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占全市年均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总数的72.9%。3年中,临汾市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全部涉及农村道路。
  今年1月,山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成林在督导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时指出:“要主动应对、防范化解各类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全力做好重点区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交通事故防控工作。”
  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及临汾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保障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不让农村居民因道路交通事故致贫返贫”为目标,结合全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实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创新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分级分类管理“13254”模式,并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收到良好效果。
  “13254”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压实三级责任、利用两项动能、实行‘五色’预警、进行四级分类”。“1”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管理理念,“3”即压实交警支队、大队、中队三级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和县、乡、村三级交通安全主体责任,“2”即充分利用科技支撑和数据指导两项动能,“5”即实行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五色”分级预警,“4”即进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四类”管理。
  在对全市农村道路交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同时,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科技要生产力,积极创新警务机制、革新警务技术,自主研发交通安全管理微信小程序、“5G+”移动警务车辆轨迹管理系统,打造交通违法及安全隐患预警分析平台。今年上半年,临汾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46.2%,死亡人数下降38.6%,受伤人数下降44%,直接财产损失下降35.5%。
  “要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等‘小切口’改革,不断提升政法工作质效,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政法力量。”8月24日,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在临汾市调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时,对临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