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特刊
|
|
□ 本报记者 万静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服务产业工人转型,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提出建议,要完善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培育机制,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办职业院校来培养技术人才的相关激励政策。 邹彬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都明确指出,鼓励国有大型企业举办、创办职业学校,并给予“金融+土地+信用+税收”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邹彬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蓝图已绘就,应进一步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国企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投入机制,开设生均经费拨款财政专户,参照国家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进行拨付,引导国有企业办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鼓励大型企业办好企业大学,助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产业大军,培养培育好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专精特新”工匠人才。 此外,他还建议应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营造发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这里包括两个层面,即一方面要完善技工技师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加大对工匠人才的权益保障。同时,提高对工匠人才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应该多搭建类型丰富的技能大赛平台,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涌现出来,并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让社会上尊重技能人才、产业人才达成共识并蔚然成风,进一步营造关心关注工匠人才、注重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着力提升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工匠力量。
|
进一步服务产业工人转型 邹彬代表建议
|
完善新时代工匠人才培育保障机制
|
|
|
|
( 2023-03-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两会特刊 |
|
□ 本报记者 万静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服务产业工人转型,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提出建议,要完善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培育机制,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办职业院校来培养技术人才的相关激励政策。 邹彬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都明确指出,鼓励国有大型企业举办、创办职业学校,并给予“金融+土地+信用+税收”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邹彬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蓝图已绘就,应进一步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国企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投入机制,开设生均经费拨款财政专户,参照国家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进行拨付,引导国有企业办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鼓励大型企业办好企业大学,助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产业大军,培养培育好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专精特新”工匠人才。 此外,他还建议应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营造发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这里包括两个层面,即一方面要完善技工技师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加大对工匠人才的权益保障。同时,提高对工匠人才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应该多搭建类型丰富的技能大赛平台,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涌现出来,并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让社会上尊重技能人才、产业人才达成共识并蔚然成风,进一步营造关心关注工匠人才、注重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着力提升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工匠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