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更多当事人享受司法为民“数字红利”
· 创新举措引导家长“依法带娃”
· 海北检法协同履职督促追缴流失国有资产
· 内地与澳门签署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
· 2022年侦破传播淫秽物品刑事案件2900余起
· 湖北检察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
· 漯河源汇区法检“两长”同庭办耕地保护案
· 图片新闻
· 法治政府建设成为青岛“金字招牌”

乌市检察机关去年发出82份“督促监护令”
创新举措引导家长“依法带娃”

( 2023-02-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侯源源
  
  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检察机关未检“雪莲花”工作室团队成员、天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路登辉对去年发出的一份“督促监护令”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小彬(化名)的父亲在电话中坦言,“过去,是我们做得不对。最近我跟孩子亲近了很多,他有什么心事也愿意跟我说了”。
  小彬是一名高中生,平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几年前,他通过社交网络认识了年仅12岁的小包(化名),两人逐渐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小彬明知小包未满14周岁,而与其发生性行为,触犯了法律。案发后,小彬一家积极赔偿被害人,且取得被害人及其家人的谅解。
  2022年初,天山区检察院对小彬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察期6个月。经社会调查,路登辉得知小彬的父母忙于生意,平时与小彬沟通较少,监护缺位。
  天山区检察院遂向小彬的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及家庭教育指导小贴士,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要求小彬及其家长在监督考察期间定期与检察官和社工面谈,并按时参加公益和预防违法犯罪宣讲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教,小彬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考察期间,小彬摒弃不良行为,增强了法治观念、守法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通过高考考入理想的院校。
  “家庭本是保护孩子免受侵害的一道围墙,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每名监护人应尽的职责,但个别监护人不仅未能履行好义务,反而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创伤。”路登辉表示。
  在一些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监护人监护不力、缺少家庭教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或者权益受侵害的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一旦缺少家长管束,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路登辉说。
  “督促监护令”是检察机关书面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推动筑牢家庭教育保护防线的创新举措。
  2022年,乌鲁木齐市检察机关共制发82份“督促监护令”,引导家长“依法带娃”,帮助众多孩子重新拥抱家庭。
  2022年8月,小宇(化名)的父亲与前女友花花(化名)产生感情纠葛。为逼迫小宇父亲联系自己,花花将小宇骗至一居民楼中,限制其人身自由,并殴打小宇发泄不满。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检察院接到案件线索后,经走访调查得知,小宇父母早年离异,小宇跟着父亲生活。其父平日忙于工作,常年将小宇交由长辈照料,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鉴于小宇父亲存在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新市区检察院对其进行教育训诫,并发出“督促监护令”,责令其反思自身监护缺位过错,要求其严格履行监护职责。
  “督促监护令”不是一发了之,乌市检察机关通过回访调查、跟踪监督、持续帮教等方式,督促监护人切实担负起家长职责。
  “我们会定期开展‘监护督促回头看’活动,对发出‘督促监护令’的家庭逐一回访,全面了解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的生活、学习情况,深入挖掘尚存的家庭问题和教育疏漏,通过再回访、再帮教、再指导,筑牢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保护防线”,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冯剑表示,乌市检察机关将以检察司法办案为依托,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