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更多当事人享受司法为民“数字红利”
· 创新举措引导家长“依法带娃”
· 海北检法协同履职督促追缴流失国有资产
· 内地与澳门签署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
· 2022年侦破传播淫秽物品刑事案件2900余起
· 湖北检察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
· 漯河源汇区法检“两长”同庭办耕地保护案
· 图片新闻
· 法治政府建设成为青岛“金字招牌”

让更多当事人享受司法为民“数字红利”
深圳罗湖法院打造全流程无纸化工作模式

( 2023-02-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唐 荣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周常焱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以信息技术为抓手,用科技赋能立审执工作,形成“诉讼服务网络化、审判流程数字化、执行管理信息化”的全流程无纸化工作模式,在诉讼体系和办案机制上不断创新,为提升司法审判能力插上智慧翅膀。
指尖立案“云端”解纷
  10分钟,这是张先生从打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到立完案的时间。“不需要去法院,通过手机操作就能立案。”因租客孙女士拒缴房租3个月,房东张先生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将孙女士起诉至法院。
  2022年,罗湖法院网上立案“能用尽用”,在线立案数占总立案数的70%以上。同时,罗湖法院完善线下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多功能自助立案区,让当事人仅凭身份证就可完成打印文书材料、查询案件信息、联系法院干警、自助缴费等操作,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除了“指尖立案”,罗湖法院还搭建了线上调解平台,让群众通过“云调解”感受智慧司法的便利。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针对被告身处异地、不便到场的情况,罗湖法院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开展“云调解”。从承办法官进行司法确认,到发出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民事裁定书》,用时不到1天。双方当事人全程通过手机操作完成相关程序,十分方便快捷。
  据统计,2022年,罗湖法院在线调解案件超过8000件。
律师调查令“云申请”
  2022年11月4日,罗湖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由于被告未到庭,部分证据无法提交,原告代理律师表示需要回去打印资料提交律师调查令申请,再去银行调取被告的流水。承办法官当场回复:“‘深圳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上可以提交申请和接收律师调查令,不用特意再跑法院。”
  原来,2022年10月18日,罗湖法院在深圳市率先推行利用“深圳移动微法院”办理律师调查令,打通了法院到律师再到被调查单位的通道。
  仅需1个工作日,该律师就下载了PDF版的律师调查令,称赞说:“以往需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到法院,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现在的线上申请功能确实便利。”
  提到线上律师调查令的优势,罗湖法院综合办副主任黄天姣介绍,罗湖法院推动搭建的线上调查令管理界面,智能监管律师调查令出具的全过程,而且每份律师调查令都附有编号及二维码,用于律师和相关单位查验真伪,严格做到“一令一码”。
  自2022年10月启动至今,罗湖法院已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成功发出133份律师调查令。
协同平台无缝接力
  2022年7月,罗湖法院法官洪沪淞通过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签收了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材料。“以前都要去立案庭签收案卷材料,现在一键签收完,系统还会自动按起诉书、证据卷、法律文书卷等分门别类。”洪沪淞介绍。
  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作用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之间的业务流转和对接,在推进刑事案件全流程网上协同办案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起案件的被告人被判了缓刑,需要执行社区矫正。通过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我们将缓刑执行通知书等材料,一键推送给罗湖区司法局等部门,随后在该平台收到各部门回执,不仅高效而且全程留痕。”罗湖法院法官助理黄欣说。
  据了解,2022年,罗湖法院通过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办理的刑事案件数量超过90%,极大改善了刑事案件卷宗多、对接程序烦琐等现状。
  此外,试点智能裁判辅助办案系统也是罗湖法院刑事无纸化办案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该系统借助现代技术,为法官提供裁判辅助、类案推送、法条梳理、文书生成等智能化办案辅助服务。至此,罗湖法院刑事办案程序信息化建设换挡提速,驶入了“快车道”。
异地刷脸“云领款”
  “法官助理,我现在急需这笔钱……”2022年10月9日下午,一个来自美国的电话打到罗湖法院法官助理的办公室。对方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陈某,因身处国外,无法前来法院提交纸质收款账户确认书。法官助理了解情况后,指导陈某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进行人脸识别核验身份,陈某在线上确认收款信息后于1小时内完成了领款。
  据罗湖法院执行局法官黄怡群介绍,2022年4月,罗湖法院对《执行款线上划付工作指引》作出修订,建立在网上立案或执行阶段即可线上确认执行收款账号机制。自实施线上确认执行款收款账户以来,共有6455名申请执行人通过线上方式预留执行款收款账户,共领取执行款16.2亿元。
  自2021年5月全面实施执行案件无纸化办案以来,罗湖法院推行“智慧执行”工作模式,引导当事人线上提交案件材料,同时优化执行案件管理系统、鹰眼查控系统等平台的衔接功能。此外,还打造了“互联网+法院”司法网拍新模式,通过VR视角全景展示法拍房户型、布局、朝向等,进一步提高执行财产处置变现效率,缩短执行案件办案周期,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云立案”“云调解”“线上律师调查令”“云领款”……罗湖法院不断凝聚智慧法院建设力量,为群众提供便捷化、场景化的在线服务,为法官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办案体验。下一步,罗湖法院将继续加大线上诉讼服务的创新与应用,加快推进现代科技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让更多当事人切实享受到司法为民的“数字红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