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中国
|
|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不断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专业。同时,树立“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一是不断丰富专业类别。学院全力推进专业建设,完善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开设数量大幅增长,从最初的一个大类、4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七个专业大类、21个专业,涉及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新闻传播、装备制造等。同时,制定美育、劳育、体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育深度对接,强化课内外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支撑,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 二是强化特色专业培育。学院不断完善培养体制机制,为每一个特色专业量身定制与之配套的建设方案,在人、财、物和政策保障方面给予支持,为加强专业建设、激活办学活力提供动力。截至今年5月底,学院共有1个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专业(书记官)、3个省级示范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5个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书记官、司法警务、法律文秘)、两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刑事执行、司法警务)、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法律职业技能)、两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监狱管理、速录)。 三是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学院以课程思政、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以优质在线课程建设为平台,加强个性化培养。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中文亚伟速录》《大学语文》7门省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文亚伟速录》《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文书》《图形制作》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刑法原理与实务》《社区矫正原理与实务》两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法律原理与技术》《中文亚伟速录》《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证据法》《司法警察概论》《经济法原理与实务》6门司法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参与法律文秘专业和刑事执行专业两个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设。 教学改革走上新轨道 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推动教学改革走上新轨道。 一是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近年来,学院牢牢把握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融互促;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系系(部部)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每名老师都是思政老师、每门课程都是思政课、每名老师都上思政课的“大思政课”格局,切实做到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坚持警务化管理的同时,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美育和体育贯穿全部培养过程。 二是有效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自2017年5月起,在学院主要领导推动下,学院开始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通过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并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院加强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构建系统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对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评价和诊断。同时,将教学诊改作为学院提质创优的重要抓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及谋划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自2018年启动教学诊改至今,学院立足教学这一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治理效能提升,扎实推进教学诊改工作,动态调整学院重点工作。5年间,10个专项规划让学院办学目标落地落细;163项工作任务、1086项部门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工作运转效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学院紧紧围绕警察类院校特点,提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每年举办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学院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廖宇琴以652.92字/分钟的成绩打破汉字速录的世界纪录,真正成为“用手指追赶声音的人”。近5年来,学院在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3个、团体三等奖两个、个人一等奖12个;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武术散打(套路)比赛中共获得冠军32个、亚军15个、季军14个。 人才培养开启新篇章 学院始终坚持“练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传统,积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一是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学院积极构建育人新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坚持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生态。学院层面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为基础,推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系部层面,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结合专业特色,进一步夯实育人基础、丰富育人内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盘活资源、实现联动,着力构建“校系两级”一体化育人体系。 二是强化顶岗实践教学。学院结合警察类院校实际,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与公安机关、监狱、戒毒所合作,将课堂搬到实践岗位,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成为一名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合格预备警官。升格办学20年来,学院累计有3万余名学生走进基地参与实习实训,有4000余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实习实训学生”,收到实习实训单位寄来的表扬信(函)800余封。 三是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学院积极与兄弟院校(本科院校)合作,拓展办学渠道,创新办学模式。2021年,学院与两所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共招收192名法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实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零的突破。 四是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院围绕江西省和各地高考改革政策,科学合理统筹招生计划,持续优化生源质量与结构,实现招生就业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近5年来,学院平均每年招生人数突破3000人,在每年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的同时,最低投档线逐年上升,招生录取线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五是就业质量得到保证。学院持续加大就业创业教育、推荐、帮扶力度,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特点,多方位多渠道联系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已连续5年举办“毕业生春(秋)季校园招聘会”,每年吸引近100家用人单位和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会,累计提供岗位1.3万余个。同时,发挥司法警校便捷入警机制作用,争取政策支持,吸引更多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引导学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近5年来,学院大专毕业生就业率均突破87%,处于全省高职专科院校前列,学院在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 六是服务社会赢得肯定。学院突出警察类院校特色,加强警务化管理,落实一日生活制度,重视学生的警务技能训练和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在协助奥运火炬传递、协助省监狱管理局追捕逃犯、协助南昌市交通管理局维持交通秩序、协助南昌火车站维持春运秩序、参与鄱阳湖生态区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中,都有学院学子的身影,充分体现了学院学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过硬作风。
|
|
坚持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更精准
|
|
|
|
( 2022-09-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中国 |
|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不断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专业。同时,树立“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一是不断丰富专业类别。学院全力推进专业建设,完善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开设数量大幅增长,从最初的一个大类、4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七个专业大类、21个专业,涉及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新闻传播、装备制造等。同时,制定美育、劳育、体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育深度对接,强化课内外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支撑,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 二是强化特色专业培育。学院不断完善培养体制机制,为每一个特色专业量身定制与之配套的建设方案,在人、财、物和政策保障方面给予支持,为加强专业建设、激活办学活力提供动力。截至今年5月底,学院共有1个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专业(书记官)、3个省级示范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5个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书记官、司法警务、法律文秘)、两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刑事执行、司法警务)、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法律职业技能)、两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监狱管理、速录)。 三是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学院以课程思政、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以优质在线课程建设为平台,加强个性化培养。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中文亚伟速录》《大学语文》7门省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文亚伟速录》《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文书》《图形制作》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刑法原理与实务》《社区矫正原理与实务》两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法律原理与技术》《中文亚伟速录》《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证据法》《司法警察概论》《经济法原理与实务》6门司法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参与法律文秘专业和刑事执行专业两个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设。 教学改革走上新轨道 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推动教学改革走上新轨道。 一是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近年来,学院牢牢把握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融互促;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系系(部部)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每名老师都是思政老师、每门课程都是思政课、每名老师都上思政课的“大思政课”格局,切实做到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坚持警务化管理的同时,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美育和体育贯穿全部培养过程。 二是有效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自2017年5月起,在学院主要领导推动下,学院开始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通过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并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院加强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构建系统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对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评价和诊断。同时,将教学诊改作为学院提质创优的重要抓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及谋划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自2018年启动教学诊改至今,学院立足教学这一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治理效能提升,扎实推进教学诊改工作,动态调整学院重点工作。5年间,10个专项规划让学院办学目标落地落细;163项工作任务、1086项部门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工作运转效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学院紧紧围绕警察类院校特点,提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每年举办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学院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廖宇琴以652.92字/分钟的成绩打破汉字速录的世界纪录,真正成为“用手指追赶声音的人”。近5年来,学院在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3个、团体三等奖两个、个人一等奖12个;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武术散打(套路)比赛中共获得冠军32个、亚军15个、季军14个。 人才培养开启新篇章 学院始终坚持“练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传统,积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一是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学院积极构建育人新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坚持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生态。学院层面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为基础,推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系部层面,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结合专业特色,进一步夯实育人基础、丰富育人内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盘活资源、实现联动,着力构建“校系两级”一体化育人体系。 二是强化顶岗实践教学。学院结合警察类院校实际,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与公安机关、监狱、戒毒所合作,将课堂搬到实践岗位,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成为一名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合格预备警官。升格办学20年来,学院累计有3万余名学生走进基地参与实习实训,有4000余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实习实训学生”,收到实习实训单位寄来的表扬信(函)800余封。 三是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学院积极与兄弟院校(本科院校)合作,拓展办学渠道,创新办学模式。2021年,学院与两所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共招收192名法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实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零的突破。 四是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院围绕江西省和各地高考改革政策,科学合理统筹招生计划,持续优化生源质量与结构,实现招生就业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近5年来,学院平均每年招生人数突破3000人,在每年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的同时,最低投档线逐年上升,招生录取线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五是就业质量得到保证。学院持续加大就业创业教育、推荐、帮扶力度,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特点,多方位多渠道联系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已连续5年举办“毕业生春(秋)季校园招聘会”,每年吸引近100家用人单位和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会,累计提供岗位1.3万余个。同时,发挥司法警校便捷入警机制作用,争取政策支持,吸引更多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引导学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近5年来,学院大专毕业生就业率均突破87%,处于全省高职专科院校前列,学院在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 六是服务社会赢得肯定。学院突出警察类院校特色,加强警务化管理,落实一日生活制度,重视学生的警务技能训练和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在协助奥运火炬传递、协助省监狱管理局追捕逃犯、协助南昌市交通管理局维持交通秩序、协助南昌火车站维持春运秩序、参与鄱阳湖生态区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中,都有学院学子的身影,充分体现了学院学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过硬作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