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自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今年施行以来,北京市法院系统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137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案件反映出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等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法院系统已逐步形成了精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并积极聚合各方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协同体系,壮大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北京高院未审庭庭长陈伟红介绍,对相关案件调研分析后发现,部分家长存在着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成长不上心、教养方式失当、缺乏对网络活动有效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法院系统少年法庭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从回访效果看,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庭监护、亲子关系等普遍有所改善。 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北京高院立足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厘清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件类型及适用范围,并对第三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及内容予以明确,推进工作机制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在北京法院及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态势,不仅建立起了全国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线上平台,还创设了“亲子协调员”“防性侵家长护蕾计划”及“法融青春工作室”等,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的深度融合。

|
|
北京法院建立精细化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
|
|
|
( 2022-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自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今年施行以来,北京市法院系统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137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案件反映出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等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法院系统已逐步形成了精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并积极聚合各方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协同体系,壮大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北京高院未审庭庭长陈伟红介绍,对相关案件调研分析后发现,部分家长存在着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成长不上心、教养方式失当、缺乏对网络活动有效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法院系统少年法庭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从回访效果看,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理念、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庭监护、亲子关系等普遍有所改善。 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北京高院立足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厘清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件类型及适用范围,并对第三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及内容予以明确,推进工作机制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在北京法院及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态势,不仅建立起了全国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线上平台,还创设了“亲子协调员”“防性侵家长护蕾计划”及“法融青春工作室”等,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的深度融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