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徐鹏
自“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法院积极回应疫情防控形势下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党组书记、院长祝玉芝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带头承办疑难复杂涉民生案件,将为民办实事理念切实融入执法办案中,积极引导鼓励当事人互谅互让、共克时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感谢贵院帮我们妥善解决了棘手的法律纠纷,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生产。”近日,青海某建筑公司负责人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青海某建筑公司因承建海东市一项目,按制度要求投保了责任限额为20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险。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该建筑公司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某保险公司按规定代其支付后,转而诉至法院,要求该建筑公司支付代偿款20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 祝玉芝接案后,在详细查阅卷宗基础上,对案件审理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评估,考虑到本案若径行判决,而后进入强制执行,冻结账号、查封财产,可能会令建筑公司彻底陷入绝境,由其施工的重点项目也会被迫停工、半途而废,最佳的办法就是因案施策,通过诉讼调解实质性化解涉企纠纷。 5月6日开庭时,祝玉芝从修复双方诚信关系入手,认真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融情于法,积极引导鼓励开发商与建筑施工企业共渡难关,实现企业双赢。最终,三方达成了由开发商某公司直接向某保险公司支付200万元,而后从应付给该建筑公司工程款中将该代付款予以扣除的调解协议。 群众事,无小事。长期的法官生涯让祝玉芝深知这些纷繁琐碎的“小案件”,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心向背所在。作为一名基层法官,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积淀,更要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处理涉民生案件的方式方法,妥善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题,努力以最小的司法成本收到最好的法律效果,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效果。 5月5日,祝玉芝开庭审理原告马某起诉被告李某车辆转让过户纠纷一案。该案事实较为清楚,法律关系较为明确,祝玉芝遂用娴熟专业知识把法律条文转化为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耐心细致讲解“私车公营”等营运车辆管理制度,当庭释明原告马某的起诉资格不符合法定条件。经耐心地辨法析理,马某当庭表示愿意撤诉,但自己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写撤诉申请。 为此,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书写困难时,法院可代为记录诉状等制度规定,为其代写了撤诉申请,并当庭出具了裁定书、完成了签收送达。当事人主动撤诉,降低了诉讼成本,使得当事人对“快立、快审、快调、快结”的“简案快审”处理理念赞不绝口。 祝玉芝务实、规范、高效的司法作风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全院法官在疫情防控期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审判质效。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15日,平安区法院共结案1106件,其中院庭长结案759件,占总结案数的68.63%。此外,全院调撤民商事案件522件,调撤率达47.2%;诉前委派调解案件251件,调解成功125件。

|
|
院长带头办难案 司法为民克时艰
|
|
|
|
( 2022-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徐鹏
自“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法院积极回应疫情防控形势下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党组书记、院长祝玉芝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带头承办疑难复杂涉民生案件,将为民办实事理念切实融入执法办案中,积极引导鼓励当事人互谅互让、共克时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感谢贵院帮我们妥善解决了棘手的法律纠纷,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生产。”近日,青海某建筑公司负责人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青海某建筑公司因承建海东市一项目,按制度要求投保了责任限额为20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险。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该建筑公司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某保险公司按规定代其支付后,转而诉至法院,要求该建筑公司支付代偿款20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 祝玉芝接案后,在详细查阅卷宗基础上,对案件审理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评估,考虑到本案若径行判决,而后进入强制执行,冻结账号、查封财产,可能会令建筑公司彻底陷入绝境,由其施工的重点项目也会被迫停工、半途而废,最佳的办法就是因案施策,通过诉讼调解实质性化解涉企纠纷。 5月6日开庭时,祝玉芝从修复双方诚信关系入手,认真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融情于法,积极引导鼓励开发商与建筑施工企业共渡难关,实现企业双赢。最终,三方达成了由开发商某公司直接向某保险公司支付200万元,而后从应付给该建筑公司工程款中将该代付款予以扣除的调解协议。 群众事,无小事。长期的法官生涯让祝玉芝深知这些纷繁琐碎的“小案件”,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心向背所在。作为一名基层法官,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积淀,更要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处理涉民生案件的方式方法,妥善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题,努力以最小的司法成本收到最好的法律效果,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效果。 5月5日,祝玉芝开庭审理原告马某起诉被告李某车辆转让过户纠纷一案。该案事实较为清楚,法律关系较为明确,祝玉芝遂用娴熟专业知识把法律条文转化为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耐心细致讲解“私车公营”等营运车辆管理制度,当庭释明原告马某的起诉资格不符合法定条件。经耐心地辨法析理,马某当庭表示愿意撤诉,但自己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写撤诉申请。 为此,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书写困难时,法院可代为记录诉状等制度规定,为其代写了撤诉申请,并当庭出具了裁定书、完成了签收送达。当事人主动撤诉,降低了诉讼成本,使得当事人对“快立、快审、快调、快结”的“简案快审”处理理念赞不绝口。 祝玉芝务实、规范、高效的司法作风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全院法官在疫情防控期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审判质效。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15日,平安区法院共结案1106件,其中院庭长结案759件,占总结案数的68.63%。此外,全院调撤民商事案件522件,调撤率达47.2%;诉前委派调解案件251件,调解成功125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