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汤积飞
凤巢山上,满目苍翠。洛清江边,白鹭起舞。一幅幅生态画卷,见证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立足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自然生态格局,永福县通过组建环境资源法庭、完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流程、成立公安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等政法改革,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5.36%。2019年,永福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着眼群众生态需求 去年6月4日,随着法槌敲响,一起涉生态环境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永福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庭审。 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底,被告人何某和妻子林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滥伐26.0056立方米林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经审理,被告人何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 “庭审时,我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负责人和媒体现场观摩,达到以案说法和普法宣传的目的。”永福县法院院长庾春明介绍说,判决生效后,法院及时跟踪督导有关部门,利用赔偿金及时修复受损地域,实现刑事制裁和生态补偿的有机衔接。 永福县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发力点,用足用好每一起案件的普法宣传和生态修复作用。永福县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监督职能,针对环境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11份,督促相关部门在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积极履职。 永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驰介绍说,近年来,永福县检察院联合县公安局、环保局等单位,对化工、养殖等污染较大的行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和提起公益诉讼,先后爆破拆除6家工艺落后、规模较小、污染防治简陋的砖瓦企业,关停136个污染水源及土壤的养殖场,督促桂林一家纸业有限公司对排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截至2021年,永福县空气、水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44天,重度污染天数0天,优良率95.9%,PM2.5浓度值34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值51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县政法系统必须着眼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需求,服从服务大局,守护好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努力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永福力量。”永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宁顺彪说。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以前,在采石场做工又苦又累还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们建起了麻竹加工厂,一年纯收入就有5万多元。”广福乡龙溪村村民毛仁庆介绍说。 毛仁庆是龙溪村仁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好光景得益于村里打造的麻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然而,初期发展麻竹种植时,村里多次发生麻竹笋被盗事件,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壮大。 “公安机关及时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主动进村走访村屯干部、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生态护林员等,摸排线索、收集信息,有力打击了盗窃行为,及时保护了群众利益。”永福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成龙说。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共破获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3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人,行政拘留15人。全县99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义务治安巡逻队,主动保护一方安宁,“一村一辅警”认真履行生态环境巡查员职责,推动将“绿色公约”纳入全县村规民约样本。 2017年,龙溪村被自治区认定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至今已发展超5000亩种植规模,麻竹笋总产量12430吨,产值达3230万元。目前,麻竹长势良好,绿色生态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走绿色发展之路,其实也是逼出来的。永福虽然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农产品并没有太大竞争优势。我们围绕土壤含硒量是全国平均值3.8倍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发展罗汉果、富硒大米、富硒砂糖橘三大主导产品,着力将富硒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永福县委书记廖照德介绍说。 永福县先后打造苏桥镇黄金百香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龙江乡罗汉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标杆,带动全县生态特色农业发展。 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永福被誉为“中国罗汉果之乡”。在苏桥工业园区的罗汉果小镇,罗汉果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文化赋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罗汉果小镇是全国特色小镇,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罗汉果+”经营模式,吸引28家罗汉果深加工企业入驻,推动罗汉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罗汉果小镇配套有罗汉果市场、彩调文化广场、寿文化广场、民俗购物中心、罗汉果特色餐厅、工业游览区、罗汉果种植体验区等。每年,小镇旅游人数达20多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收入4200多万元。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人数的剧增,企业纠纷和游客投诉等问题也随之增多。 “去年,永福旅游纠纷案件增长约10%,都能够得到及时化解,得益于在小镇设立的司法调解室,主动为当地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民事代理等保障和服务。”永福县司法局局长李加喜介绍说,除了司法调解室,小镇还设有警务室、检察室、法庭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大事小事都可以及时受理。 司法护航,永福优化营商环境频频出实招:开展行政审批“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通过“换位式”体验,找准“症状”,开对“方子”,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搭建“智慧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让更多事项指尖办,群众就近办,省心省力又省钱…… 据介绍,根据规划,罗汉果特色小镇将用3年到5年时间,努力打造成为科技与文化结合、工业与旅游融合的国家级特色小镇,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产业人口约两万人,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
|
司法护航谋发展 甜蜜事业谱新篇
|
桂林永福政法机关服务绿色发展
|
|
|
( 2022-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汤积飞
凤巢山上,满目苍翠。洛清江边,白鹭起舞。一幅幅生态画卷,见证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立足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自然生态格局,永福县通过组建环境资源法庭、完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流程、成立公安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等政法改革,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5.36%。2019年,永福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着眼群众生态需求 去年6月4日,随着法槌敲响,一起涉生态环境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永福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庭审。 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底,被告人何某和妻子林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滥伐26.0056立方米林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经审理,被告人何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 “庭审时,我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负责人和媒体现场观摩,达到以案说法和普法宣传的目的。”永福县法院院长庾春明介绍说,判决生效后,法院及时跟踪督导有关部门,利用赔偿金及时修复受损地域,实现刑事制裁和生态补偿的有机衔接。 永福县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发力点,用足用好每一起案件的普法宣传和生态修复作用。永福县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监督职能,针对环境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11份,督促相关部门在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积极履职。 永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驰介绍说,近年来,永福县检察院联合县公安局、环保局等单位,对化工、养殖等污染较大的行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和提起公益诉讼,先后爆破拆除6家工艺落后、规模较小、污染防治简陋的砖瓦企业,关停136个污染水源及土壤的养殖场,督促桂林一家纸业有限公司对排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截至2021年,永福县空气、水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44天,重度污染天数0天,优良率95.9%,PM2.5浓度值34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值51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县政法系统必须着眼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需求,服从服务大局,守护好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努力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永福力量。”永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宁顺彪说。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以前,在采石场做工又苦又累还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们建起了麻竹加工厂,一年纯收入就有5万多元。”广福乡龙溪村村民毛仁庆介绍说。 毛仁庆是龙溪村仁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好光景得益于村里打造的麻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然而,初期发展麻竹种植时,村里多次发生麻竹笋被盗事件,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壮大。 “公安机关及时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主动进村走访村屯干部、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生态护林员等,摸排线索、收集信息,有力打击了盗窃行为,及时保护了群众利益。”永福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成龙说。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共破获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3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人,行政拘留15人。全县99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义务治安巡逻队,主动保护一方安宁,“一村一辅警”认真履行生态环境巡查员职责,推动将“绿色公约”纳入全县村规民约样本。 2017年,龙溪村被自治区认定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至今已发展超5000亩种植规模,麻竹笋总产量12430吨,产值达3230万元。目前,麻竹长势良好,绿色生态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走绿色发展之路,其实也是逼出来的。永福虽然是传统农业大县,但农产品并没有太大竞争优势。我们围绕土壤含硒量是全国平均值3.8倍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发展罗汉果、富硒大米、富硒砂糖橘三大主导产品,着力将富硒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永福县委书记廖照德介绍说。 永福县先后打造苏桥镇黄金百香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龙江乡罗汉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标杆,带动全县生态特色农业发展。 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永福被誉为“中国罗汉果之乡”。在苏桥工业园区的罗汉果小镇,罗汉果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文化赋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罗汉果小镇是全国特色小镇,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罗汉果+”经营模式,吸引28家罗汉果深加工企业入驻,推动罗汉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罗汉果小镇配套有罗汉果市场、彩调文化广场、寿文化广场、民俗购物中心、罗汉果特色餐厅、工业游览区、罗汉果种植体验区等。每年,小镇旅游人数达20多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收入4200多万元。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人数的剧增,企业纠纷和游客投诉等问题也随之增多。 “去年,永福旅游纠纷案件增长约10%,都能够得到及时化解,得益于在小镇设立的司法调解室,主动为当地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民事代理等保障和服务。”永福县司法局局长李加喜介绍说,除了司法调解室,小镇还设有警务室、检察室、法庭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大事小事都可以及时受理。 司法护航,永福优化营商环境频频出实招:开展行政审批“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通过“换位式”体验,找准“症状”,开对“方子”,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搭建“智慧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让更多事项指尖办,群众就近办,省心省力又省钱…… 据介绍,根据规划,罗汉果特色小镇将用3年到5年时间,努力打造成为科技与文化结合、工业与旅游融合的国家级特色小镇,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产业人口约两万人,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