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南有“作退一步想”,北有“一杯茶”,之间还有“六尺巷”,这些孵化于乡村里文化中的调解工作法,是安徽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经典之作——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不久前,安徽黟县西递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为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旅游胜地再添新誉。西递是皖南古村落的代表,是中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村子里有一个网红打卡地,名曰“作退一步想”,让游客们深刻领略到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黟县深挖其中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传承“枫桥经验”有机结合,总结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在黄山市全域推广,其理念也被复制到安徽各地。2021年12月29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到西递村“作退一步想”工作室,与警民联调调解员交流,详细察看调解笔录、卷宗,对他们传承徽州谦和礼让文化、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给予肯定,勉励他们提升调解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与皖南“作退一步想”调解法相呼应,皖北濉溪县临涣镇的“一杯茶”调解法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居于江淮之中的桐城市“六尺巷”工作法更是精妙绝伦。 近年来,安徽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深厚的徽文化底蕴,创新调解特色品牌,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徽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平安防线,连续10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 徽文化蕴含解纷良方 白墙、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风格,也是徽文化的载体。 在西递村正街中心有一处“大夫第”老宅,其侧门墙界后退了半米多,正屋的墙角也被削去三分,门额上“作退一步想”五个篆刻字与正堂内一副“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楹联,蕴藏着徽文化的精髓——广博、深邃,礼让、谦和。 这个“大夫第”老宅的主人,是清道光年间开封知府、朝列大夫胡文照。他修缮祖居时为方便路人挑担、推车、行走,主动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阁楼临街后退一步,并题字告诫子孙后代待人要互尊互爱、互帮互助、互让互谅,处事要谦和礼让、敦亲睦邻。 以“作退一步想”为启发,黟县深挖其中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传承“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创新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从源头预防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其主要内容就是六个字:听、理、劝、借、让、和。“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仔细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让人把话说完;“理”,以对立统一规律帮助双方梳理事实、辩证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劝”,以“作退一步想”故事进行劝导,引导当事双方寻求矛盾化解的有效途径;“借”,借力“作退一步想”的思想内涵,去陈推新,启发当事人开拓矛盾化解的思维方式;“让”,客观分析矛盾的因果关系,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思己虑人,趋利避害,各退一步;“和”,解决纷争,安抚情绪,搁置争议,达成和解,司法确认,团结一致向前看。 “从徽州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徽文化的思想精华,注入现代理念元素,是黄山各地借助独特的地域资源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黄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生说,“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就是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巧妙运用“亲情感召法”“换位思考法”“迂回调解法”“冷静处置法”等技巧,使当事人克制冲动,平稳过激的情绪,回归到理智、理性的思考中,相互体谅、退让和礼让,从而化解矛盾、解决纷争,调防结合,以防为主,防止矛盾激化。 从2018年开始,黟县“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萌芽,到如今,这一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做法,不仅在黄山市得以广泛推广,也被复制到安徽各地,成为钝化矛盾、源头化解的经典。 一杯茶里的调解秘诀 与“作退一步想”相呼应,孵化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一杯茶”调解法,在江淮大地上也是远近闻名。 临涣是一座千年古镇。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始于一碗茶,镇上20多家茶馆每天早早捅炉开灶,熏得发黑的大水壶热气腾腾,满大街飘着茶香,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喝着“棒棒茶”,叙闲唠嗑,好不自在。 这些茶馆里都设有“茶馆调解室”,十里八村有什么矛盾纠纷,到这里沏上一杯“棒棒茶”,准能把事情给解决了。 茶馆里设调解室,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临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士宏的主意。 “‘茶馆说理’是当地特有的乡风民俗,我就琢磨着把人民调解工作引进茶馆,在茶馆设立调解室,在乡亲们面前调解纠纷。”王士宏很快就把设想变成了现实。 第一个茶馆调解室“和谐茶室”,设在有600年历史的怡心茶楼。现在的茶楼经营者张秀侠为人热情、做事干练,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她和丈夫郑同川一起加入到人民调解队伍,成为了志愿者。 在“和谐茶室”里,一张小圆桌,一把水壶和数个茶杯,里面泡上“棒棒茶”。当事双方和调解员围壶而坐,喝着茶、嗑着瓜子,你一句我一句,当事人摆事实,调解人评道理。在这里,依旧是老规矩,全场10壶茶,总计10元钱。 “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要努力帮助当事人一笑泯恩仇。”王士宏说,只要当事双方主动互相敬一杯茶,就预示着双方同意调解。 由此,王士宏总结出了“一杯茶”调解法:提壶倒茶暖人心,按壶倾听辨真伪,摇壶问茶评是非,赐壶分茶置梯子……调解的方法寓在其中,谈笑间化解了纠纷。 如今,临涣镇22家茶馆都设有“茶馆调解室”,义务调解员也由初创时的7人发展到40多人,当地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被吸纳到茶馆调解队伍中来,民间的调解力量被整合为专业的调解团队,自发的调解行为被纳入法治轨道。 茶馆调解室还是“百姓说事点”,有纠纷就调解,没纠纷可以在这里说说事、反映自己的诉求。每天信息员会在说事点上倾听“百姓”说事、收集社情民意,对一般性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对重大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稳控处理,确保信息发现得了、收集得到、处理得好、上报得准。 “你坐在茶馆喝茶,喝茶的人在看你。”淮北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颛孙新龙说,解决个案并不仅仅以化解矛盾为目的,还可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六尺巷”走出来的和谐 异曲同工,位于皖中腹地的安徽省桐城市也深挖本地传统文化,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庙旁,是一条全长180米、宽两米的巷道。灰墙古道、绿树掩映下的“六尺巷”,让穿巷而过的人们油然而生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给家人的一封回信。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张英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 收到张英的回信,家人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故事被广为传颂。 近年来,“六尺巷”故事的发生地桐城市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走出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 这里有一个经典调解故事。宁夏中强威普公司与安徽扬帆机械公司因债务纠纷诉至法院,调解时法官邀请双方当事人去了一次“六尺巷”,最终双方不仅握手言和,接受了调解,而且修复了裂痕,续写了合作。 “六尺巷”工作法的核心内容是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有话都能说;辨,就是释法明理,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聆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握手言和。 别小看这六个字法则,与“六尺巷”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样精深:他们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用乡风乡俗化解矛盾,用乡情乡意联结审判,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很快心平气和了,让原本哭闹气氛的当事人破涕为笑了,让原本冷漠无情的当事人重拾情感了……由此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让现代执法司法文明嫁接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生根。 在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安徽政法机关始终把握创新基调,推出了发端于芜湖市镜湖区的“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淮南市八公山区首创的“老娘舅”调解品牌、宿州市泗县走出来的“乡贤”等典型做法,这些特色调解品牌构成了“枫桥经验”安徽版,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第一道防线”上的地标。
|
|
“徽风皖韵”孕育出解纷妙招
|
|
|
|
( 2022-02-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图为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左二)在临涣茶馆观摩“一杯茶”调解法现场调解。
本报通讯员 徐永杰 摄 |
|
南有“作退一步想”,北有“一杯茶”,之间还有“六尺巷”,这些孵化于乡村里文化中的调解工作法,是安徽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经典之作——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不久前,安徽黟县西递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为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旅游胜地再添新誉。西递是皖南古村落的代表,是中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村子里有一个网红打卡地,名曰“作退一步想”,让游客们深刻领略到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黟县深挖其中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传承“枫桥经验”有机结合,总结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在黄山市全域推广,其理念也被复制到安徽各地。2021年12月29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到西递村“作退一步想”工作室,与警民联调调解员交流,详细察看调解笔录、卷宗,对他们传承徽州谦和礼让文化、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给予肯定,勉励他们提升调解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与皖南“作退一步想”调解法相呼应,皖北濉溪县临涣镇的“一杯茶”调解法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居于江淮之中的桐城市“六尺巷”工作法更是精妙绝伦。 近年来,安徽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深厚的徽文化底蕴,创新调解特色品牌,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徽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平安防线,连续10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 徽文化蕴含解纷良方 白墙、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风格,也是徽文化的载体。 在西递村正街中心有一处“大夫第”老宅,其侧门墙界后退了半米多,正屋的墙角也被削去三分,门额上“作退一步想”五个篆刻字与正堂内一副“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楹联,蕴藏着徽文化的精髓——广博、深邃,礼让、谦和。 这个“大夫第”老宅的主人,是清道光年间开封知府、朝列大夫胡文照。他修缮祖居时为方便路人挑担、推车、行走,主动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阁楼临街后退一步,并题字告诫子孙后代待人要互尊互爱、互帮互助、互让互谅,处事要谦和礼让、敦亲睦邻。 以“作退一步想”为启发,黟县深挖其中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传承“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创新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从源头预防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其主要内容就是六个字:听、理、劝、借、让、和。“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仔细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让人把话说完;“理”,以对立统一规律帮助双方梳理事实、辩证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劝”,以“作退一步想”故事进行劝导,引导当事双方寻求矛盾化解的有效途径;“借”,借力“作退一步想”的思想内涵,去陈推新,启发当事人开拓矛盾化解的思维方式;“让”,客观分析矛盾的因果关系,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思己虑人,趋利避害,各退一步;“和”,解决纷争,安抚情绪,搁置争议,达成和解,司法确认,团结一致向前看。 “从徽州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徽文化的思想精华,注入现代理念元素,是黄山各地借助独特的地域资源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黄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生说,“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就是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巧妙运用“亲情感召法”“换位思考法”“迂回调解法”“冷静处置法”等技巧,使当事人克制冲动,平稳过激的情绪,回归到理智、理性的思考中,相互体谅、退让和礼让,从而化解矛盾、解决纷争,调防结合,以防为主,防止矛盾激化。 从2018年开始,黟县“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萌芽,到如今,这一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做法,不仅在黄山市得以广泛推广,也被复制到安徽各地,成为钝化矛盾、源头化解的经典。 一杯茶里的调解秘诀 与“作退一步想”相呼应,孵化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一杯茶”调解法,在江淮大地上也是远近闻名。 临涣是一座千年古镇。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始于一碗茶,镇上20多家茶馆每天早早捅炉开灶,熏得发黑的大水壶热气腾腾,满大街飘着茶香,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喝着“棒棒茶”,叙闲唠嗑,好不自在。 这些茶馆里都设有“茶馆调解室”,十里八村有什么矛盾纠纷,到这里沏上一杯“棒棒茶”,准能把事情给解决了。 茶馆里设调解室,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临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士宏的主意。 “‘茶馆说理’是当地特有的乡风民俗,我就琢磨着把人民调解工作引进茶馆,在茶馆设立调解室,在乡亲们面前调解纠纷。”王士宏很快就把设想变成了现实。 第一个茶馆调解室“和谐茶室”,设在有600年历史的怡心茶楼。现在的茶楼经营者张秀侠为人热情、做事干练,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她和丈夫郑同川一起加入到人民调解队伍,成为了志愿者。 在“和谐茶室”里,一张小圆桌,一把水壶和数个茶杯,里面泡上“棒棒茶”。当事双方和调解员围壶而坐,喝着茶、嗑着瓜子,你一句我一句,当事人摆事实,调解人评道理。在这里,依旧是老规矩,全场10壶茶,总计10元钱。 “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要努力帮助当事人一笑泯恩仇。”王士宏说,只要当事双方主动互相敬一杯茶,就预示着双方同意调解。 由此,王士宏总结出了“一杯茶”调解法:提壶倒茶暖人心,按壶倾听辨真伪,摇壶问茶评是非,赐壶分茶置梯子……调解的方法寓在其中,谈笑间化解了纠纷。 如今,临涣镇22家茶馆都设有“茶馆调解室”,义务调解员也由初创时的7人发展到40多人,当地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被吸纳到茶馆调解队伍中来,民间的调解力量被整合为专业的调解团队,自发的调解行为被纳入法治轨道。 茶馆调解室还是“百姓说事点”,有纠纷就调解,没纠纷可以在这里说说事、反映自己的诉求。每天信息员会在说事点上倾听“百姓”说事、收集社情民意,对一般性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对重大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稳控处理,确保信息发现得了、收集得到、处理得好、上报得准。 “你坐在茶馆喝茶,喝茶的人在看你。”淮北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颛孙新龙说,解决个案并不仅仅以化解矛盾为目的,还可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六尺巷”走出来的和谐 异曲同工,位于皖中腹地的安徽省桐城市也深挖本地传统文化,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庙旁,是一条全长180米、宽两米的巷道。灰墙古道、绿树掩映下的“六尺巷”,让穿巷而过的人们油然而生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给家人的一封回信。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张英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 收到张英的回信,家人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故事被广为传颂。 近年来,“六尺巷”故事的发生地桐城市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走出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 这里有一个经典调解故事。宁夏中强威普公司与安徽扬帆机械公司因债务纠纷诉至法院,调解时法官邀请双方当事人去了一次“六尺巷”,最终双方不仅握手言和,接受了调解,而且修复了裂痕,续写了合作。 “六尺巷”工作法的核心内容是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有话都能说;辨,就是释法明理,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聆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握手言和。 别小看这六个字法则,与“六尺巷”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样精深:他们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用乡风乡俗化解矛盾,用乡情乡意联结审判,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很快心平气和了,让原本哭闹气氛的当事人破涕为笑了,让原本冷漠无情的当事人重拾情感了……由此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让现代执法司法文明嫁接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生根。 在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安徽政法机关始终把握创新基调,推出了发端于芜湖市镜湖区的“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淮南市八公山区首创的“老娘舅”调解品牌、宿州市泗县走出来的“乡贤”等典型做法,这些特色调解品牌构成了“枫桥经验”安徽版,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第一道防线”上的地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