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2 0 2 1,“中国印记”让世界瞩目
· 国际社会密集发声期待北京冬奥会
· RCEP生效将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 中国入世二十周年与
法治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国际社会密集发声期待北京冬奥会

( 2021-12-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随着北京冬奥会进入开幕倒计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将如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连日来,国际社会密集发声期待北京冬奥会。
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日前,委内瑞拉外交部发布公告,对美国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的操作手法提出抗议,称这是少数国家攻击抹黑中国发展的政治操弄;古巴奥委会也谴责相关国家精心策划干扰北京冬奥会的行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体育运动是一项人权。将奥运会政治化的言行不仅是对运动员人权的破坏,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有违团结与合作的时代潮流。
  记者注意到,支持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体育界的共同心声。据俄新社消息,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计划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韩国外交部发言人12月7日表示,韩方始终支持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奥地利、法国、塞浦路斯等多国政要、奥委会官员表示,支持并将积极参加北京冬奥会。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北京冬奥会。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均写入支持北京冬奥会内容,中俄印外长会晤联合公报、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等均支持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表示,期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强调“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竞技的重要机会,也是人类韧性的象征”。
如何防疫受关注
  中国如何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如期安全高效举办冬奥会?外媒聚焦中国为北京冬奥会制定的防疫政策。
  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于12月13日发布了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
  最新版手册就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冬奥赛时、闭环管理、住宿、交通、餐饮、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密接管理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等方面,提供了更加详实的信息。手册还包括“注意事项”部分,有助于指导利益相关方顺利度过赛事期间的每个阶段。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经过充分协商和广泛讨论,在细化完善第一版《防疫手册》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第二版《防疫手册》。防疫手册所述措施依据疫情防控最新科研成果、专家意见和其他国际赛事经验制定,我们相信这些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共同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防疫手册》同时提出,手册是基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就中国目前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预判赛时可能出现情形的基础上制定。未来将有可能作相应调整。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就绪,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
  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说,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让人难忘。作为“双奥之城”,北京将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精彩一笔,相信北京冬奥会将是一场历史性的体育盛会。“所有古巴人一定都会支持中国运动员。”他说。
  国际奥委会12月11日以视频方式召开了第10届奥林匹克峰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要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等国际体育官员以及中国、俄罗斯、美国等有关国家奥委会官员出席了峰会。
  针对个别国家宣布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一事,峰会发表宣言,坚决反对将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政治化的行为,着重强调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保持政治中立的重要性。宣言还欢迎第76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由173个国家共提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表示这体现了联合国会员国对北京冬奥会的大力支持。
  飞扬的“冰丝带”、舞动的“雪如意”、炫彩的“冰立方”等一个个奥运地标,正在翘首盼望四海宾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