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治理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在山东威海,一个名为“同心环”的工作品牌正在崛起,给当地社会治理工作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融合“六治一网”关键要素,锻造了“区+镇+村+N”四级层面纵向贯通上下联动,网格化治理和政务服务热线两大信息系统交叉循环互联互用,全域资源高度整合、多元力量高效协同、工作机制高光实用的文登“同心环”社会治理工作品牌,构筑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高地,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2020年,文登区社会治理工作位居威海全市前茅,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结果位列全省前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 贯通“区+镇+村+N”四环 主动作为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聚焦打造区级“中心环”强化顶层治理,文登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39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在此基础上,文登区打造了区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中心“中心环”,下设诉调对接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社会矛盾受理调处中心3个“支撑底座”,负责协调调度各类调解机构开展工作,并依托区镇村三级网格化治理网络,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分类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使“中心环”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CPU”。 着力夯实镇级“联动环”推进协同治理,文登区依托15个镇街设置15个矛盾处置分中心“联动环”,上承区级层面,下联农村(社区),由镇街政法委员任主任,整合辖区内基层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专业力量,发挥网格员、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超2000余名基层力量开展镇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联动环”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传动轴”。 延伸村级“基础环”实现精微治理,文登区以653个村(社区)为“基础底座”,设立653个矛盾纠纷处置工作组“基础环”,由村(社区)调解主任任组长,协同村(社区)调委会、警务室,共同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排查、上报、化解等工作,实现了“群众呼叫,网格员报到,调解员上门”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文登区还打造N个“聚能环”探索共建共治,针对矛盾纠纷多发的行业性专业性领域,将调解的触角延伸覆盖,设置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个,实现行业领域全覆盖。同时,以“党建+”“信用+”等治理形式,创新组织工作,激发基层活力,实现“两代表一委员”、治安队员、物业保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政法退休干部以及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自发参与的N个“聚能环”治理效应。 增强“六治连环”效能 主动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政智”相佐,织密智慧“红网格”。 记者了解到,文登区聚焦破解城市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不充分、网格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细化“治理末梢”,实施了“党建引领网格聚力”工程。构筑起“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四级组织体系,建立了联席会议、服务联动、督导落实、“民呼网应”等制度机制,依托“1+6+N”综合执法平台、网格化治理信息平台、智慧社区党建服务平台、“党建+信用”智慧平台等载体建设,一体推进网格党建工作,打造了成效显著的“红网一家”品牌。 截至目前,文登全区共解决问题7379个,城市社区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总量较前四周平均减少143件,下降34.13%。 “自信”结合,聚才引能同治理。 文登区将“信治”与“自治”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全区90%社区居民已建立信用档案,并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与诚信体系相结合,激发居民群众“自治”的自发性和先导性。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细化信息采集、共享、信用奖惩措施,以信用约束督促行为规范。强化信用结果应用,开发拓展100项信用激励场景,丰富码上兑、码上惠商品,提升守信企业、个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德法”兼备,刚柔并济治源头。 文登区充分挖掘文登学精神的深厚底蕴,将法治力量和道德力量集聚融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首推“五化七调”工作法,首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现调解室“村村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全覆盖”,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矛盾纠纷,并不断完善村民档案规范管理等制度,把农村各项事务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全区419个村(社区)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覆盖率达55%。 同时,文登区力求法治教育和道德教化入心入脑,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构建“1处实践中心+15处实践所+653处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着力把小活动室、小村史馆、小矛盾调解室、小爱心超市等“小服务点”连点成片,整合成法德文化宣传的大阵地。 实现“网线交叉”互通 主动出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网”统筹,“小”网格“精”治理。 据了解,文登区构建了“区-镇(街)-村(社)-网格”的四级治理平台,推动12个部门的734名专业力量、3340余名辅助力量充实到网格队伍,通过社会治理联动联处机制,实现各种力量的调度运用,做到了“多事合一、一网统筹”。同时,明确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巡查、社情民意收集等8项职责,建立事件上报模板133个,列举事件案例21个,对网格内的各种事项进行分类、分级、分段处置。 今年以来,文登区已上报巡查发现的各类问题136157件,结案129136件,结案率达94.84%。 “一线”倒逼,提质量降数量。 文登区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倒逼机制”,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格系统数据融合,在网格系统中核实热线诉求的上报情况,倒查网格员的责任履行情况,对应报未报情况予以考核问效,由此“倒逼”出首接负责机制、“吹哨报到”机制等社会治理的好办法。 今年以来,文登区由镇街负责,通过“吹哨报到”等机制处置一般问题2326件;通过“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向区级“呼叫”复杂事件535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网线”合一,聚合力增效能。 文登区打通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政务服务热线两个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用,对网格系统上报的事项,统一由政务服务热线一个渠道交办督办,逐条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反馈办理情况,实现两套系统优势整合、高效运转,形成了诉求上报、线上处理、流转、反馈、督办全流程的闭环态势,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高效处理。 为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网格员上报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文登区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联系群众,靠前解决问题,层层压实“区+镇+村+N”四环责任,规范办理程序,形成条块结合、多方参与、整体联动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置。 今年以来,文登区承办上级热线转交的群众来电、来信总量44677件,比去年同期减少3654件,降幅为7.56%,综合满意率为98.45%。
|
威海文登区锻造社会治理“同心环”品牌
|
构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高地
|
|
|
|
( 2021-10-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社会治理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在山东威海,一个名为“同心环”的工作品牌正在崛起,给当地社会治理工作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融合“六治一网”关键要素,锻造了“区+镇+村+N”四级层面纵向贯通上下联动,网格化治理和政务服务热线两大信息系统交叉循环互联互用,全域资源高度整合、多元力量高效协同、工作机制高光实用的文登“同心环”社会治理工作品牌,构筑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高地,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2020年,文登区社会治理工作位居威海全市前茅,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结果位列全省前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 贯通“区+镇+村+N”四环 主动作为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聚焦打造区级“中心环”强化顶层治理,文登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39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在此基础上,文登区打造了区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中心“中心环”,下设诉调对接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社会矛盾受理调处中心3个“支撑底座”,负责协调调度各类调解机构开展工作,并依托区镇村三级网格化治理网络,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分类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使“中心环”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CPU”。 着力夯实镇级“联动环”推进协同治理,文登区依托15个镇街设置15个矛盾处置分中心“联动环”,上承区级层面,下联农村(社区),由镇街政法委员任主任,整合辖区内基层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专业力量,发挥网格员、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超2000余名基层力量开展镇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联动环”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传动轴”。 延伸村级“基础环”实现精微治理,文登区以653个村(社区)为“基础底座”,设立653个矛盾纠纷处置工作组“基础环”,由村(社区)调解主任任组长,协同村(社区)调委会、警务室,共同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排查、上报、化解等工作,实现了“群众呼叫,网格员报到,调解员上门”的一站式服务,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文登区还打造N个“聚能环”探索共建共治,针对矛盾纠纷多发的行业性专业性领域,将调解的触角延伸覆盖,设置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个,实现行业领域全覆盖。同时,以“党建+”“信用+”等治理形式,创新组织工作,激发基层活力,实现“两代表一委员”、治安队员、物业保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政法退休干部以及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自发参与的N个“聚能环”治理效应。 增强“六治连环”效能 主动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政智”相佐,织密智慧“红网格”。 记者了解到,文登区聚焦破解城市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不充分、网格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细化“治理末梢”,实施了“党建引领网格聚力”工程。构筑起“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四级组织体系,建立了联席会议、服务联动、督导落实、“民呼网应”等制度机制,依托“1+6+N”综合执法平台、网格化治理信息平台、智慧社区党建服务平台、“党建+信用”智慧平台等载体建设,一体推进网格党建工作,打造了成效显著的“红网一家”品牌。 截至目前,文登全区共解决问题7379个,城市社区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总量较前四周平均减少143件,下降34.13%。 “自信”结合,聚才引能同治理。 文登区将“信治”与“自治”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全区90%社区居民已建立信用档案,并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与诚信体系相结合,激发居民群众“自治”的自发性和先导性。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细化信息采集、共享、信用奖惩措施,以信用约束督促行为规范。强化信用结果应用,开发拓展100项信用激励场景,丰富码上兑、码上惠商品,提升守信企业、个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德法”兼备,刚柔并济治源头。 文登区充分挖掘文登学精神的深厚底蕴,将法治力量和道德力量集聚融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首推“五化七调”工作法,首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现调解室“村村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全覆盖”,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矛盾纠纷,并不断完善村民档案规范管理等制度,把农村各项事务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全区419个村(社区)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覆盖率达55%。 同时,文登区力求法治教育和道德教化入心入脑,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构建“1处实践中心+15处实践所+653处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着力把小活动室、小村史馆、小矛盾调解室、小爱心超市等“小服务点”连点成片,整合成法德文化宣传的大阵地。 实现“网线交叉”互通 主动出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网”统筹,“小”网格“精”治理。 据了解,文登区构建了“区-镇(街)-村(社)-网格”的四级治理平台,推动12个部门的734名专业力量、3340余名辅助力量充实到网格队伍,通过社会治理联动联处机制,实现各种力量的调度运用,做到了“多事合一、一网统筹”。同时,明确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巡查、社情民意收集等8项职责,建立事件上报模板133个,列举事件案例21个,对网格内的各种事项进行分类、分级、分段处置。 今年以来,文登区已上报巡查发现的各类问题136157件,结案129136件,结案率达94.84%。 “一线”倒逼,提质量降数量。 文登区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倒逼机制”,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格系统数据融合,在网格系统中核实热线诉求的上报情况,倒查网格员的责任履行情况,对应报未报情况予以考核问效,由此“倒逼”出首接负责机制、“吹哨报到”机制等社会治理的好办法。 今年以来,文登区由镇街负责,通过“吹哨报到”等机制处置一般问题2326件;通过“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向区级“呼叫”复杂事件535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网线”合一,聚合力增效能。 文登区打通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政务服务热线两个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用,对网格系统上报的事项,统一由政务服务热线一个渠道交办督办,逐条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反馈办理情况,实现两套系统优势整合、高效运转,形成了诉求上报、线上处理、流转、反馈、督办全流程的闭环态势,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高效处理。 为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网格员上报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文登区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联系群众,靠前解决问题,层层压实“区+镇+村+N”四环责任,规范办理程序,形成条块结合、多方参与、整体联动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置。 今年以来,文登区承办上级热线转交的群众来电、来信总量44677件,比去年同期减少3654件,降幅为7.56%,综合满意率为98.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