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苑
|
|
□ 张志昌
妻子打电话说:“给爸邮寄的月饼已经送到了,记得提醒爸爸及时吃。”时光的磁带倏地一下就倒回了童年,那一幕幕独属于中秋的记忆一点点浮现在眼前,那是中秋的味道。 自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出差在外,但每年中秋节的前一两天都会赶回来,印象中父亲总是一身干净地忽然出现在大门正对着的那条大路的尽头,父亲身材高大,手里总是提着一个精致的皮质公文包,笔挺挺、笑盈盈地迎面走来,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他身上投下点点光斑,锃亮的皮鞋、笔挺的工装、精致的公文包,与满是泥巴的石板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那皮鞋与石板磕碰出的“嘎达”声一直萦绕在我对中秋的记忆里。 其实小孩子对节日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但对与之相关的事物却记忆深刻。于我,父亲铿锵的脚步声和那散发着淡淡香味的公文包就是中秋的味道。 父亲是个直性子的人,每次回家从记不得给我买零食,却总会在中秋节前用公文包装回两筒月饼,每筒5个,用浅褐色的牛皮纸紧紧地包裹着,牛皮纸的外边还捆扎着一根深褐色的麻绳,很考究的样子。牛皮纸上隐约可见月饼渗透出的油迹,那随之飘散出的香味已诱使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一饱口福,但每次都被母亲一脸严肃地厉声呵斥:“等祭月后再吃。” 中秋节当天吃过晚饭后,就到了迎寒祭月的时间,母亲早早地在院里摆上桌椅,放上几个擦拭得很干净的白瓷盘,又小心翼翼地依次摆上月饼、西瓜、葡萄、核桃等干鲜果品。父亲则拿出香炉点上一炷香挨着盘子放下。 天黑后,家里总会来几个串门的街坊邻居,母亲满脸笑意地招呼大家坐下品尝月饼,大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东一句西一句地谈论着今年的粮食收成,满脸好奇又急切地打问着父亲口中那些他们没有听过的“国家大事”。晚间的乡村凉风习习、明月朗朗,院外的蛐蛐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偶尔传来的几声悠悠的犬吠声,提示着大家夜已深了,但大家却依然兴致勃勃,感觉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时隔多年,这样的画面还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这大概就是中秋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后来,我和妹妹去县城读书,母亲也跟着到了县城陪读,父亲则一个人在几百公里外的乡镇工作,几乎两三个月都见不上一面。但每到中秋,父亲还是会赶来团聚,毫不例外,包里装着的依然是单位分发的两筒月饼,我和妹妹敷衍地啃着有些干涩的月饼,嘴里却在抱怨父亲没必要大老远地送月饼,还用满是羡慕的口气给他讲城里孩子吃的是用塑料袋单独包装的月饼。自此,每到中秋节,父亲不再专程送月饼,却总要特意打电话嘱咐我买月饼吃,仿佛没有吃月饼就少了什么。 再后来,我到新疆从警,回家的次数便少之又少,中秋回家团聚就变得遥不可望,但父亲、母亲依然会问我吃没吃月饼,市面上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豆沙的、枣泥的、流苏的、枸杞山药的,设计精美、包装华丽,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今年的中秋节,正值第十四届全运会安保关键期,年迈的父亲远在甘肃农村,妻子在北疆塔城地区,而我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库尔勒,一家分隔三地。当父亲告知我已经收到妻子邮寄的月饼,我为今年又不能团圆表示歉疚时,父亲反而安慰我“你守好一方平安就是最好的团圆!” “一家不圆万家圆”。中秋夜,当万家灯火亮起,皓月当空、铁路畅通、站车平安、辖区安宁,我们同望一轮皎皎圆月,同处这个安定祥和的中国,同享这份万家团聚的美好,这不就是最好的团圆、最好的中秋味道吗?是的,对于我们来说“守护平安就是最好的团圆”,这就是人民警察的中秋味道。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
|
|
平安,最好的中秋味道
|
|
|
|
( 2021-09-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文苑 |
|
□ 张志昌
妻子打电话说:“给爸邮寄的月饼已经送到了,记得提醒爸爸及时吃。”时光的磁带倏地一下就倒回了童年,那一幕幕独属于中秋的记忆一点点浮现在眼前,那是中秋的味道。 自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出差在外,但每年中秋节的前一两天都会赶回来,印象中父亲总是一身干净地忽然出现在大门正对着的那条大路的尽头,父亲身材高大,手里总是提着一个精致的皮质公文包,笔挺挺、笑盈盈地迎面走来,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他身上投下点点光斑,锃亮的皮鞋、笔挺的工装、精致的公文包,与满是泥巴的石板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那皮鞋与石板磕碰出的“嘎达”声一直萦绕在我对中秋的记忆里。 其实小孩子对节日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但对与之相关的事物却记忆深刻。于我,父亲铿锵的脚步声和那散发着淡淡香味的公文包就是中秋的味道。 父亲是个直性子的人,每次回家从记不得给我买零食,却总会在中秋节前用公文包装回两筒月饼,每筒5个,用浅褐色的牛皮纸紧紧地包裹着,牛皮纸的外边还捆扎着一根深褐色的麻绳,很考究的样子。牛皮纸上隐约可见月饼渗透出的油迹,那随之飘散出的香味已诱使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一饱口福,但每次都被母亲一脸严肃地厉声呵斥:“等祭月后再吃。” 中秋节当天吃过晚饭后,就到了迎寒祭月的时间,母亲早早地在院里摆上桌椅,放上几个擦拭得很干净的白瓷盘,又小心翼翼地依次摆上月饼、西瓜、葡萄、核桃等干鲜果品。父亲则拿出香炉点上一炷香挨着盘子放下。 天黑后,家里总会来几个串门的街坊邻居,母亲满脸笑意地招呼大家坐下品尝月饼,大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东一句西一句地谈论着今年的粮食收成,满脸好奇又急切地打问着父亲口中那些他们没有听过的“国家大事”。晚间的乡村凉风习习、明月朗朗,院外的蛐蛐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偶尔传来的几声悠悠的犬吠声,提示着大家夜已深了,但大家却依然兴致勃勃,感觉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时隔多年,这样的画面还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这大概就是中秋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后来,我和妹妹去县城读书,母亲也跟着到了县城陪读,父亲则一个人在几百公里外的乡镇工作,几乎两三个月都见不上一面。但每到中秋,父亲还是会赶来团聚,毫不例外,包里装着的依然是单位分发的两筒月饼,我和妹妹敷衍地啃着有些干涩的月饼,嘴里却在抱怨父亲没必要大老远地送月饼,还用满是羡慕的口气给他讲城里孩子吃的是用塑料袋单独包装的月饼。自此,每到中秋节,父亲不再专程送月饼,却总要特意打电话嘱咐我买月饼吃,仿佛没有吃月饼就少了什么。 再后来,我到新疆从警,回家的次数便少之又少,中秋回家团聚就变得遥不可望,但父亲、母亲依然会问我吃没吃月饼,市面上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豆沙的、枣泥的、流苏的、枸杞山药的,设计精美、包装华丽,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今年的中秋节,正值第十四届全运会安保关键期,年迈的父亲远在甘肃农村,妻子在北疆塔城地区,而我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库尔勒,一家分隔三地。当父亲告知我已经收到妻子邮寄的月饼,我为今年又不能团圆表示歉疚时,父亲反而安慰我“你守好一方平安就是最好的团圆!” “一家不圆万家圆”。中秋夜,当万家灯火亮起,皓月当空、铁路畅通、站车平安、辖区安宁,我们同望一轮皎皎圆月,同处这个安定祥和的中国,同享这份万家团聚的美好,这不就是最好的团圆、最好的中秋味道吗?是的,对于我们来说“守护平安就是最好的团圆”,这就是人民警察的中秋味道。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