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推动企业从被动维权到主动防护
· 大连甘井子法院助力房企涅槃重生
· 图片新闻
· 北京丰台法院聚力打造“立调审执服”一体化审判区
·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护航企业发展
· “终本清仓”唤醒八十九件“沉睡”案件
· 守护百姓“头顶上的安全”

池州检察知识产权“助企团”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推动企业从被动维权到主动防护

( 2025-11-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 本报通讯员 刘 晨

  近日,位于安徽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池州高新区)的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池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送出的特殊礼物——“检小助”微课堂合辑光盘。这是今年以来“助企团”第五次走进该园区为企业赠送“法治礼包”。
  “‘助企团’给我们留了服务卡,上面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在生产经营中遇到法律问题,打个电话就能快捷咨询检察官。”该公司副总经理施政说。
  据了解,池州高新区集聚大量从事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精尖”企业,这类企业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对专利保护、商标管理等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
  针对这一情况,池州市检察机关自去年起开始组建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助企团”,成员涵盖两级检察院知识产权“四大检察”领域办案人员,并吸纳来自池州市知识产权局、高校等单位的专业人士,为企业提供覆盖知识产权咨询、经营风险提示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企业正在‘扬帆出海’。为提升‘助企团’服务能力,我们组织了涉外知识产权法治培训,邀请国际法专家、资深检察官为‘助企团’授课,推动成员掌握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流程,深化涉外法治研究,着力打造一支懂国际法、熟悉涉外业务、能精准服务的专业团队。”池州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赵胜千说。
  根据本地企业不同特点,“助企团”还贴心地制定普法进程表,设计专门的宣讲内容。面向科技型企业重点讲解专利保护与侵权判定,针对商贸企业侧重普及商标注册与品牌维权知识,及时回应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积极拓展线上宣传渠道,拍摄普法短视频,在池州市主城区公交站牌电子屏、公交车电子屏投放,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
  “‘助企团’通过‘线上+线下’常态化普法,改变了以前不少企业只在遭遇侵权时才想到维权的被动局面,池州市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池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秘书长汪开乐说。
  “助企团”还积极延伸履职链条,围绕池州市地方特色农产品“九华黄精”产业健康发展,精准提供法治助力。
  在今年6月11日召开的“九华黄精”品牌保护检察办案协作座谈会上,“助企团”成员围绕“九华黄精”品牌侵权线索共享、案件协同办理等要点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九华黄精”核心产区所在地的检察机关会签《关于建立“九华黄精”品牌保护检察监督办案协作机制》的文件,明确针对假冒“九华黄精”地理标志、盗用品牌包装等违法线索,将实现跨区域通报流转,推动线索实时共享、快速核查,为依法高效打击相关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协作机制,对发现的违规使用地理标志等行为,及时联合监管部门督促整改。同时,组织开展深入‘九华黄精’种植基地、加工企业普法活动,提供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使用规范、知识产权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服务。”池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成员,池州市青阳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汤骏说。
  如今在池州,主动构建知识产权“防护网”的企业正不断增多,从单个专利申请到系统性知识产权规划,从被动应对风险到主动掌控权益,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