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河南检察机关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涉检信访量、涉检重复信访量实现“四下降”;信访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机制被评为全国检察改革典型事例;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化解涉检矛盾纠纷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推广…… 谈及全省检察机关控申条线取得的成绩,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文龙说:“全省检察机关以品牌建设促进高质效办案,控申条线通过打造豫检‘枫’尚品牌,推动形成覆盖全省、一体联动、有较大影响的品牌矩阵,控申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 河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志强解释了“豫检‘枫’尚”的含义——河南检察机关着力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品牌矩阵,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涉检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化解在高质效办理每一起案件的全过程、各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立制度框架 对信访申诉典型案件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预警……河南省检察院建立信访申诉案件常态化评查机制,对重复信访、刑事申诉和国家赔偿案件进行反向审视,发现原案侦查、检察、审判环节存在的执法司法问题以及信访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个案讲评、制发反向审视提醒函、检察建议、专题培训等方式,及时向原办案单位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推动纠正执法司法问题。2023年以来,围绕信访突出问题,省检察院评查信访申诉案件3724件,针对发现问题开展个案讲评471次。 “我们对某一时期高发频发案件开展类案审视,分析归纳普遍性问题,深入剖析引发错误瑕疵的不规范、不严格执法行为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纠正、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河南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刘洁说,2023年以来,省检察院针对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7个市级检察院向相关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均予以整改落实。 此外,河南省检察院印发相关文件,明确了反向审视的总体工作原则、具体案件范围、基本审视方法等事项,实现全省控申检察条线反向审视全覆盖,并逐步丰富完善信访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制度体系。经过不断实践,构建形成了“个案类案反向审视—问题瑕疵补正纠正—审视成果运用转化”的制度框架。 切实解决问题 “如今,县检察院在村口挂上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站的牌子,乡里乡亲的很多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说。 马豹子所说的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站,由宝丰县检察院在乡镇综治中心建立,构建起“检察官+法律监督联络员+网格员”联合化解信访新模式。 宝丰县检察院积极打造“小事不出部、大事不出院、事事有人管、案结事要了”的“一盘棋”信访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连续16年实现涉检信访无上行。 近年来,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三结合”(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理念,首创性建立了“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制度,在乡镇、特色行业领域设立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并从群众中选聘461名法律监督信息联络员,深入乡村、街道、厂房园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推动群众反映诉求在家门口、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救助帮扶在家门口,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 “‘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是接地气、暖民心的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评价道。 加强风险预判 “我们与公安机关联合会商后,对存在信访隐患的案件进行评估、标注。检察官在办案中,对标注黄码、红码和相关人员来信、来访、来电两次以上等情形的案件,填写《信访风险评估表》,预判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及处理措施,并在两日内提交部门研究,由院领导主持,进行集中联席研判。”邓州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邓州市检察院紧扣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案多人多信访多的市情,强化“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积极推行涉检信访前端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实施关口前移,加强风险预判。 对不批捕、不起诉、退回补充侦查、不支持监督申请等案件,邓州市检察院集中组织评查法律文书和办案过程,对释法说理不到位的进行“回头看”,预防信访隐患。同时,加强反向审视,对已经发生的信访,逐案分析讲评,反向审视司法理念、业务素能、工作作风、内外协同等方面的问题,对发现的基层治理方面的漏洞和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

|
| 河南检察打造豫检“枫”尚品牌矩阵
|
| 推动涉检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
|
|
|
|
|
|
| ( 2025-10-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河南检察机关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涉检信访量、涉检重复信访量实现“四下降”;信访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机制被评为全国检察改革典型事例;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化解涉检矛盾纠纷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推广…… 谈及全省检察机关控申条线取得的成绩,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文龙说:“全省检察机关以品牌建设促进高质效办案,控申条线通过打造豫检‘枫’尚品牌,推动形成覆盖全省、一体联动、有较大影响的品牌矩阵,控申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 河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志强解释了“豫检‘枫’尚”的含义——河南检察机关着力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品牌矩阵,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涉检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化解在高质效办理每一起案件的全过程、各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立制度框架 对信访申诉典型案件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预警……河南省检察院建立信访申诉案件常态化评查机制,对重复信访、刑事申诉和国家赔偿案件进行反向审视,发现原案侦查、检察、审判环节存在的执法司法问题以及信访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个案讲评、制发反向审视提醒函、检察建议、专题培训等方式,及时向原办案单位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推动纠正执法司法问题。2023年以来,围绕信访突出问题,省检察院评查信访申诉案件3724件,针对发现问题开展个案讲评471次。 “我们对某一时期高发频发案件开展类案审视,分析归纳普遍性问题,深入剖析引发错误瑕疵的不规范、不严格执法行为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纠正、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河南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刘洁说,2023年以来,省检察院针对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7个市级检察院向相关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均予以整改落实。 此外,河南省检察院印发相关文件,明确了反向审视的总体工作原则、具体案件范围、基本审视方法等事项,实现全省控申检察条线反向审视全覆盖,并逐步丰富完善信访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制度体系。经过不断实践,构建形成了“个案类案反向审视—问题瑕疵补正纠正—审视成果运用转化”的制度框架。 切实解决问题 “如今,县检察院在村口挂上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站的牌子,乡里乡亲的很多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说。 马豹子所说的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站,由宝丰县检察院在乡镇综治中心建立,构建起“检察官+法律监督联络员+网格员”联合化解信访新模式。 宝丰县检察院积极打造“小事不出部、大事不出院、事事有人管、案结事要了”的“一盘棋”信访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连续16年实现涉检信访无上行。 近年来,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三结合”(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理念,首创性建立了“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制度,在乡镇、特色行业领域设立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并从群众中选聘461名法律监督信息联络员,深入乡村、街道、厂房园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推动群众反映诉求在家门口、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救助帮扶在家门口,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 “‘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是接地气、暖民心的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评价道。 加强风险预判 “我们与公安机关联合会商后,对存在信访隐患的案件进行评估、标注。检察官在办案中,对标注黄码、红码和相关人员来信、来访、来电两次以上等情形的案件,填写《信访风险评估表》,预判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及处理措施,并在两日内提交部门研究,由院领导主持,进行集中联席研判。”邓州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邓州市检察院紧扣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案多人多信访多的市情,强化“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积极推行涉检信访前端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实施关口前移,加强风险预判。 对不批捕、不起诉、退回补充侦查、不支持监督申请等案件,邓州市检察院集中组织评查法律文书和办案过程,对释法说理不到位的进行“回头看”,预防信访隐患。同时,加强反向审视,对已经发生的信访,逐案分析讲评,反向审视司法理念、业务素能、工作作风、内外协同等方面的问题,对发现的基层治理方面的漏洞和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