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注重修复家庭关系用司法温度守护亲情
· 智慧平台+共治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 凝聚多元合力擦亮“安定之城”金字招牌
· 推动涉检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

海南定安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凝聚多元合力擦亮“安定之城”金字招牌

( 2025-10-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今年以来,海南省定安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资源整合、强化协同治理、搭建解纷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擦亮“安定之城”这一金字招牌。
  “我们推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常态化入驻县综治中心,相关部门轮驻、随驻,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定安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洪仕壮说。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定安县综治中心安排专人固定接访坐班,各部门、各镇村随时调度,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群众解纷最多“跑一地”。
  此外,黄竹、翰林等全县10个镇综治中心借力“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作室,建立“镇综治中心+部门+村委会+村小组”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防控网,统筹全镇力量维护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10个镇综治中心依托“三问”工作室等,共化解矛盾纠纷275起。
  “今年以来,新竹镇综治中心对遗留矛盾纠纷开展全面摸排调处,创新推出‘三步工作法’。”新竹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林春汛说。
  在林春汛看来,选对调解人是第一步。新竹镇综治中心积极协调镇领导、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法律顾问,以及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热心村民等,共同组成矛盾调解团队。
  形成方案是第二步。新竹镇综治中心在深入了解纠纷来龙去脉、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后,会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指导及司法建议,形成调解方案。
  公道断事让矛盾双方信服,是“三步工作法”的第三步。在调解现场,新竹镇综治中心坚持解“法结”、解“心结”、解“困局”,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充分发挥全县10个镇级综治中心‘前哨’功能,加强基层各部门协调联动,因地制宜探索调解方法,深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定安县综治中心主任李强说,下一步,综治中心将总结推广各镇的创新做法,让基层治理“金点子”变成“好方子”。
  “来,喝杯咖啡,有啥事儿慢慢说。”在龙门镇大山村的乡咖解纷点——水塔咖啡屋,调解员一边为朱某、李某端上咖啡,一边笑着打开话匣子。
  今年4月23日,因墙面装修质量问题,房主李某拒不支付朱某4000元尾款,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接到求助后,龙门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调解员上门,把他们请到了“大山水塔调解屋”。
  “之前,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话都听不进去。到咖啡屋坐下,喝杯热咖啡,气氛立刻缓和下来了。”龙门镇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综治中心还邀请工程监理方现场提出评估意见,朱某、李某很快达成和解协议。
  定安与海南省会毗邻,被誉为“海口的后花园”,近年来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推进咖啡产业本土化发展,逐步形成以“乡咖”为品牌的新型文旅消费模式。目前,全县10个乡镇已培育18家“乡咖”品牌。
  今年以来,各镇依托村里的咖啡屋,设置“乡咖解纷点”,组建由镇村干部、调解员、法律顾问等组成的乡咖调解队伍,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咖解纷”矛盾纠纷调解品牌。
  “既然群众喜欢来‘乡咖’,我们就把调解工作‘搬’到这里,让矛盾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化解。”李强说,如今,“乡咖”这一方空间成为化解邻里心结、破解治理难题的前沿阵地,用一杯咖啡的温度,酿出了基层善治的“醇香”。
  “定安县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法’的力度,又有‘情’的温度,把‘安定之城’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之城’。”定安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昌奋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