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常 煜 □ 本报通讯员 洪晓婷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人民法院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多措并举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全力打造“法润青春”司法品牌,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筑牢专业司法保护屏障 “感谢法官的公正裁决和暖心关怀,让伤害我女儿的人得到法律的严惩,更让身心受到重创的她放下心结回到了校园里……”在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结后的回访中,当事人父亲握着华坪县人民法院法官的手,感激地说。 在这起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在庭前调查阶段便敏锐地察觉到当事人内心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在法官看来,“心灵的伤痛若不及时抚慰,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于是,法官迅速行动,积极联系专业心理辅导团队,经前后8次与当事人倾心交流,最终用耐心与爱心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与阴霾。同时,法官在庭后回访时了解到当事人因案休学后,多方协调沟通,全力帮助其重返校园。 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置,正是华坪县法院深耕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生动实践。 “精审细判、因案施策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华坪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审团队负责人黄如婕介绍说,目前法院正积极探索涉未成年人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系统构建庭前调查、庭中教育、庭后回访、心理评估干预、法律援助、犯罪记录封存等多项工作机制。通过打破庭审界限,横向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职能,纵向打通立案、审理、执行各环节,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着力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格局。 建立联合心理疏导机制 “我是珍贵的、唯一的、有价值的!”金秋九月的开学季,一阵阵稚嫩却又清晰有力的童声从教室里传出。这是“护苗计划”安全护卫课正在热烈的氛围中开讲。华坪县4所小学8个班级396名学生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识别危险信号,掌握应对不法侵害的实用技巧。“法院干警不仅给同学们发放了儿童安全卡,还公布了求助热线,让同学们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学校负责人为这项活动点赞。 “此次活动我们不仅与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等单位展开联动,还针对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出击,专门邀请昆明市专业安全护卫课团队进行专题授课。”华坪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祥介绍说,“这是我们创新的两项常态化工作机制——与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共建联合心理疏导机制;与第三方心理辅导服务公司建立协作机制。通过构建一支多元、专业、稳定的心理帮扶队伍,将法律与心理相融合,用‘法结’解开孩子们的‘心结’。”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同学们,在大家眼中,什么是法律呢?” “法律就像这个社会的大规矩,它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微风轻拂,丽江女子高级中学的校园里传来一阵阵关于“法”的讨论声。这是华坪县人民法院院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法治副校长赵崑为同学们带来的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同学们在法治副校长的带领下,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 法治副校长讲好“开学第一课”一直以来都是华坪县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赵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为进一步筑牢青少年法治防线的基石,推动法治校园建设,法院改变以往普法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实施精准的“订单式”普法,着力构建“司法引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立体式普法体系,立足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建强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司法工作,亲身体会法治氛围,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赵崑说,下一步,法院将继续立足“法润青春”司法品牌建设,用更加切实的举措、更加多元的团队、更加创新的理念,持续做实做优做强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书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华坪答卷”。

|
| 云南华坪县法院打造“法润青春”司法品牌
|
| 多措并举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
|
|
|
|
|
| ( 2025-10-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 本报记者 常 煜 □ 本报通讯员 洪晓婷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人民法院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多措并举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全力打造“法润青春”司法品牌,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筑牢专业司法保护屏障 “感谢法官的公正裁决和暖心关怀,让伤害我女儿的人得到法律的严惩,更让身心受到重创的她放下心结回到了校园里……”在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结后的回访中,当事人父亲握着华坪县人民法院法官的手,感激地说。 在这起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在庭前调查阶段便敏锐地察觉到当事人内心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在法官看来,“心灵的伤痛若不及时抚慰,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于是,法官迅速行动,积极联系专业心理辅导团队,经前后8次与当事人倾心交流,最终用耐心与爱心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与阴霾。同时,法官在庭后回访时了解到当事人因案休学后,多方协调沟通,全力帮助其重返校园。 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置,正是华坪县法院深耕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生动实践。 “精审细判、因案施策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华坪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审团队负责人黄如婕介绍说,目前法院正积极探索涉未成年人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系统构建庭前调查、庭中教育、庭后回访、心理评估干预、法律援助、犯罪记录封存等多项工作机制。通过打破庭审界限,横向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职能,纵向打通立案、审理、执行各环节,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着力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格局。 建立联合心理疏导机制 “我是珍贵的、唯一的、有价值的!”金秋九月的开学季,一阵阵稚嫩却又清晰有力的童声从教室里传出。这是“护苗计划”安全护卫课正在热烈的氛围中开讲。华坪县4所小学8个班级396名学生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识别危险信号,掌握应对不法侵害的实用技巧。“法院干警不仅给同学们发放了儿童安全卡,还公布了求助热线,让同学们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学校负责人为这项活动点赞。 “此次活动我们不仅与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等单位展开联动,还针对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出击,专门邀请昆明市专业安全护卫课团队进行专题授课。”华坪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祥介绍说,“这是我们创新的两项常态化工作机制——与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共建联合心理疏导机制;与第三方心理辅导服务公司建立协作机制。通过构建一支多元、专业、稳定的心理帮扶队伍,将法律与心理相融合,用‘法结’解开孩子们的‘心结’。”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同学们,在大家眼中,什么是法律呢?” “法律就像这个社会的大规矩,它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微风轻拂,丽江女子高级中学的校园里传来一阵阵关于“法”的讨论声。这是华坪县人民法院院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法治副校长赵崑为同学们带来的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同学们在法治副校长的带领下,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 法治副校长讲好“开学第一课”一直以来都是华坪县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赵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为进一步筑牢青少年法治防线的基石,推动法治校园建设,法院改变以往普法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实施精准的“订单式”普法,着力构建“司法引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立体式普法体系,立足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建强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司法工作,亲身体会法治氛围,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赵崑说,下一步,法院将继续立足“法润青春”司法品牌建设,用更加切实的举措、更加多元的团队、更加创新的理念,持续做实做优做强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书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华坪答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