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
|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毕思友 吴静静 支付宝“小荷包”是一款可供多人共同存钱、共同取现支付的资金结算工具,对有共同攒钱和花钱需要的家人或熟人来说很方便,但有些不法分子却将这种便捷变成诈骗敛财的工具,让被害人蒙受经济损失。 19岁的武某打着帮助追回损失的幌子,在网络中先后伪装成“受骗人”“律师”及“律所财务”三重身份,利用支付宝“小荷包”功能诈骗急于维权的殷女士50余万元。此前,经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武某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2023年4月,靠打零工为生的殷女士遭遇刷单诈骗损失20余万元。被家人责备后,她日夜盘算如何追回钱款,连续3个月频繁搜索“钱被骗了有什么办法”“如何追回被骗资金”等词条,却始终毫无进展。当年7月,殷女士浏览防骗视频评论区时,网友“雪梨”留下的“追回经历”让她眼前一亮。她立即私信对方,“雪梨”声称通过家人关系结识“张律师”,建议殷女士添加微信详谈。随着交谈深入,她发现“雪梨”不仅同是网络诈骗受害者,连被骗时间、金额都与自己惊人相似,两人年龄相仿,越聊越投缘。殷女士恳请“雪梨”协助追款,经再三恳求对方才推送“张律师”微信号。 “张律师”听完殷女士陈述,断言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要求提供聊天记录与转账截图,承诺预付“律师费”即可追回款项,事成后仅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他特意强调因殷女士是“雪梨”朋友,所有费用均享友情价,这番专业又热忱的表态让殷女士深信不疑。 7月末,“张律师”要求通过支付宝“小荷包”支付费用。面对殷女士的困惑,他解释该功能资金可自由支配,遵循多退少补原则,随时可转回,对双方均有保障。殷女士点开链接开通“小荷包”并邀请对方加入,发现这个共享电子钱包竟无需成员确认即可提现。虽有疑虑,但在对方催促下仍转入2万元。 此后两个月间,殷女士按指令通过“小荷包”支付律师费、材料费、诉讼费等共计10万余元。“张律师”却变本加厉催款,维权心切的殷女士又分批转账9万多元。 得知殷女士耗尽积蓄,“张律师”发来与“律所财务”协商返费的聊天截图,承诺追款后将返还部分费用。深信不疑的殷女士再次入彀,“张律师”随即以出差、银行对接等名目继续索款。最终身无分文的殷女士在其指导下网贷30万元,悉数汇入“小荷包”支付“维权”费用。 短短两月,殷女士通过“小荷包”累计转出50余万元。这些钱款到账即被秒速提现,尽数落入“张律师”囊中。每当殷女士询问进展,“张律师”总以追损流程、银行对接等借口搪塞,察觉异常的殷女士向警方报案。 响水警方通过账号追踪与流水核查,迅速锁定山西运城的武某。经当地警方规劝,同年10月,19岁的武某在亲属陪同下投案自首。 经查,武某高中毕业后游手好闲,想弄点钱“潇洒”,偶然在网上看到利用“小荷包”帮人维权骗钱的方法,“雪梨”“律师”“律所财务”皆由他一人扮演。据其供述,武某先以受害者身份博同情,最终只为骗钱。若直接转账容易被查,发现被害人不懂“小荷包”功能——能随时提现,事后注销“钱包”毁灭痕迹。让武某没想到的是,即便注销了“小荷包”,支付宝仍保留转账记录。 案件办理期间,检察机关注意到殷女士首次被骗资金尚未追回,又遭二次诈骗背负贷款。办案期间,检察机关强化追赃挽损力度,引导侦查机关核查犯罪嫌疑人财产、追踪赃款去向,通过释法说理督促武某及家属退赔。目前已挽回经济损失37万余元,余款仍在追缴中。 承办检察官薛松岩在此提醒,科技时代,新兴支付工具层出不穷。以“小荷包”为代表的共享支付工具以其“一起用,一起攒”的独特功能,方便日常生活,也可以增进亲友间的联络。但与此同时,利用“小荷包”实施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司法机关在严惩犯罪的同时,要加强普法宣传。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及应用,让用户更加安全。广大用户要谨慎与陌生人使用“小荷包”等共享支付功能,一旦涉及资金,务必加强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术”或推荐,更不能轻易转账。

|
|
|
| 一人分饰三角诈骗50余万元
|
|
|
|
|
|
|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生活 |
|
|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毕思友 吴静静 支付宝“小荷包”是一款可供多人共同存钱、共同取现支付的资金结算工具,对有共同攒钱和花钱需要的家人或熟人来说很方便,但有些不法分子却将这种便捷变成诈骗敛财的工具,让被害人蒙受经济损失。 19岁的武某打着帮助追回损失的幌子,在网络中先后伪装成“受骗人”“律师”及“律所财务”三重身份,利用支付宝“小荷包”功能诈骗急于维权的殷女士50余万元。此前,经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武某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2023年4月,靠打零工为生的殷女士遭遇刷单诈骗损失20余万元。被家人责备后,她日夜盘算如何追回钱款,连续3个月频繁搜索“钱被骗了有什么办法”“如何追回被骗资金”等词条,却始终毫无进展。当年7月,殷女士浏览防骗视频评论区时,网友“雪梨”留下的“追回经历”让她眼前一亮。她立即私信对方,“雪梨”声称通过家人关系结识“张律师”,建议殷女士添加微信详谈。随着交谈深入,她发现“雪梨”不仅同是网络诈骗受害者,连被骗时间、金额都与自己惊人相似,两人年龄相仿,越聊越投缘。殷女士恳请“雪梨”协助追款,经再三恳求对方才推送“张律师”微信号。 “张律师”听完殷女士陈述,断言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要求提供聊天记录与转账截图,承诺预付“律师费”即可追回款项,事成后仅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他特意强调因殷女士是“雪梨”朋友,所有费用均享友情价,这番专业又热忱的表态让殷女士深信不疑。 7月末,“张律师”要求通过支付宝“小荷包”支付费用。面对殷女士的困惑,他解释该功能资金可自由支配,遵循多退少补原则,随时可转回,对双方均有保障。殷女士点开链接开通“小荷包”并邀请对方加入,发现这个共享电子钱包竟无需成员确认即可提现。虽有疑虑,但在对方催促下仍转入2万元。 此后两个月间,殷女士按指令通过“小荷包”支付律师费、材料费、诉讼费等共计10万余元。“张律师”却变本加厉催款,维权心切的殷女士又分批转账9万多元。 得知殷女士耗尽积蓄,“张律师”发来与“律所财务”协商返费的聊天截图,承诺追款后将返还部分费用。深信不疑的殷女士再次入彀,“张律师”随即以出差、银行对接等名目继续索款。最终身无分文的殷女士在其指导下网贷30万元,悉数汇入“小荷包”支付“维权”费用。 短短两月,殷女士通过“小荷包”累计转出50余万元。这些钱款到账即被秒速提现,尽数落入“张律师”囊中。每当殷女士询问进展,“张律师”总以追损流程、银行对接等借口搪塞,察觉异常的殷女士向警方报案。 响水警方通过账号追踪与流水核查,迅速锁定山西运城的武某。经当地警方规劝,同年10月,19岁的武某在亲属陪同下投案自首。 经查,武某高中毕业后游手好闲,想弄点钱“潇洒”,偶然在网上看到利用“小荷包”帮人维权骗钱的方法,“雪梨”“律师”“律所财务”皆由他一人扮演。据其供述,武某先以受害者身份博同情,最终只为骗钱。若直接转账容易被查,发现被害人不懂“小荷包”功能——能随时提现,事后注销“钱包”毁灭痕迹。让武某没想到的是,即便注销了“小荷包”,支付宝仍保留转账记录。 案件办理期间,检察机关注意到殷女士首次被骗资金尚未追回,又遭二次诈骗背负贷款。办案期间,检察机关强化追赃挽损力度,引导侦查机关核查犯罪嫌疑人财产、追踪赃款去向,通过释法说理督促武某及家属退赔。目前已挽回经济损失37万余元,余款仍在追缴中。 承办检察官薛松岩在此提醒,科技时代,新兴支付工具层出不穷。以“小荷包”为代表的共享支付工具以其“一起用,一起攒”的独特功能,方便日常生活,也可以增进亲友间的联络。但与此同时,利用“小荷包”实施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司法机关在严惩犯罪的同时,要加强普法宣传。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及应用,让用户更加安全。广大用户要谨慎与陌生人使用“小荷包”等共享支付功能,一旦涉及资金,务必加强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术”或推荐,更不能轻易转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