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生活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内部渠道”购买演唱会门票?当心有诈
· 随手签名引来五十万元借款官司
· 超低价没买到正品“名表”还起诉,法院不支持
· 企业资质不够怎能“借”人来凑
· 一人分饰三角诈骗50余万元

超低价没买到正品“名表”还起诉,法院不支持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生活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 本报通讯员 印聪
  
  当前,网络消费已成为大众主要消费模式,消费者在网店以超低价买了3块“名表”,因未按时发货,便诉求网店赔付3块正品名表,法院是否会支持呢?
  小谭于2024年8月9日应聘兼职某电商平台客服,为给网络店铺刷好评,小谭通过刷脸注册了网络经营账号及关联案涉网络店铺,但未实际参与经营。同年8月13日,刘某在该网络店铺购买3块浪琴名匠系列手表(同时期,官网显示名匠系列手表单价为29300元)。购买前刘某向店铺客服发送案涉浪琴手表链接(链接显示1块手表的单价为620元),并询问标价是否为售价,客服回复“是的、620元”。刘某遂下单并将货款1860元付款至某电商平台。因该网络店铺未按时发货,刘某向某电商平台投诉,某电商平台向刘某披露该网络店铺商家真实姓名为小谭,刘某遂起诉请求小谭交付3块正品浪琴名匠系列手表。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案涉买卖合同对公示经营者小谭不具有约束力,对买家刘某要求其交付“正品”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一审宣判后,刘某不服,提出上诉。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小谭作为公示的注册经营者,应依法承担销售者责任,但刘某欲以低于官网价格几十倍的价格买到正品,不符合情理,双方没有达成买卖“正品”意思,案涉网购合同买卖标的不能认为是正品浪琴名匠系列手表,故对刘某要求小谭交付3块正品浪琴名匠系列手表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承办法官刘文玉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网络经营者的主体信息依法应当进行公示,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消费者对公示交易主体信息的信赖利益,认定公示注册经营者依法承担销售者责任,但消费者超低价购买名牌“正品”不符合生活常理,基于对价原则认定双方不具有买卖“正品”的意思。本案在依法维护公开、公平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的同时,也防止恶意消费的产生与繁衍,使网络交易真正归属于善意消费者。对此,法官也建议消费者在下单购买超出合理价格的超低价“名牌”物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店铺信用、资质、用户评价等,谨防自身权益受损。
漫画/高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