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看“一站式平台”如何发力显效
· “综治+检察”高效化解纠纷
· 图片新闻
· 申诉求决类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超95%
· 跨省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云上解”
· “指尖服务”解群众急难愁盼

武汉新洲以政法智能化建设赋能基层治理
申诉求决类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超95%

( 2025-10-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刘欢

  一起楼上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从民警接处警到综治中心处置完成并归档,需要多久?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给出的答案:两天。
  8月11日,邾城街道学府佳园小区楼上楼下住户因漏水问题发生纠纷。一时僵持不下,楼下居民报警。民警接处警后,经反复沟通,仍收效甚微。
  次日16时42分,新洲区公安分局警务指挥中心依托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将这起非警务矛盾纠纷报送至区综治中心,请求协同处置。
  新洲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吴红林随即将这起纠纷派遣至邾城街道综治中心,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张敏再将纠纷派遣至学府社区综治工作站。
  8月13日,在社区组织调解下,楼上住户同意找第三方机构对房屋管道进行全面检修。
  当日15时36分,社区综治工作站将处置完成情况通过平台上报至街道综治中心,最终由区综治中心归档。
  这起漏水纠纷的高效化解,是新洲区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展示。
  风险隐患发现难、纠纷分流化解难等问题,长期困扰基层社会治理,也是新洲区委政法委致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只有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才能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洲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洲区着手研发依托湖北省综治网格化平台以及武汉市政法云大数据平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为基层综治工作赋能增效。
  据悉,该平台打通区、街道、村(社区)及区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畅通横向、纵向、双向业务流,做到矛盾纠纷信息准确录入、统一编码、一事一码、全程可溯。
  平台自2024年8月运行以来,新洲区三级综治中心(含综治工作站)共分流转办矛盾纠纷近6000件,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邾城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袁志勇对此有切身体会。邾城街道辖区某医院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医患双方经多次协商,始终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影响了其他病人正常就诊。
  这起医疗纠纷经警情系统推送至新洲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平台随即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邾城街道综治中心、徐古街道综治中心及区卫健局相关科室迅速响应,协同联动组成工作专班。
  “通过平台我们迅速了解事件经过,研判矛盾风险,制定调解方案。”负责调解此案的袁志勇说。
  8月11日,历经四轮调解,医患双方最终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新洲区各级综治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初步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化解。
  据了解,新洲区现已建立“1+2+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会议制度,即以区综治中心为主导,区司法局和区信访局参与,联合突出矛盾纠纷涉及的区直单位和街道,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今年以来,新洲区信访工作呈现办理高效、总量下降、保障有力的良好态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91%,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5%以上。
  推进矛盾纠纷高效流转化解的同时,新洲区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做实风险研判预防。
  平台在汇聚智慧信访平台访情、110接处警平台警情、“12345”平台民情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同武汉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碰撞对比,精准识别高风险事(人),向区委报送平安稳定形势分析报告,为区、街镇两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平台还汇聚实有人口、户籍人口、居住人口等多维度人口信息,在压实主管部门责任的同时,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等特殊人群,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以及报过警、求过助的人员,实现网格化精准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