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杨彦平
位于“米”字形高铁路网中枢的郑州东站,日均客流超30余万人次,在41万平方米的站区,总有一名民警穿梭在旅客中间、出入口处,每天平均步数在4万步。 他就是郑州铁路公安局郑州公安处郑州东站派出所所长李鹏。从警以来,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6次。 “‘平安’二字,重如千钧。站在站区、守在旅客身边,看着他们安全到发,我的心才是最稳当的。”这是李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如果不去巡查,我就不能及时发现站区的新情况。”李鹏每天雷打不动在站区巡查。他发现,客流高峰期,治安警力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警情集中多发,民警忙得跑断腿。“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警力和客流同涨落’。”他牵头收集600条警情信息、客流数据,画出23张分析图表,准确捕捉到了“潮汐”规律:每天9点,警力随着客流一同“涨潮”,15点后警力随着客流“退潮”,高峰期,警力需求集中在安检口、候车厅。 李鹏果断打破传统的全天候轮班制,推行“潮汐警务”,减少夜间警力,把警力集中到高峰时段、重点区域。实践表明,“潮汐岗”警力工作时长由原来的每班24小时减至21小时,但在客流高峰、警情多发时段,在岗警力却上升了58%,民警有效工作时长大幅上升,休整时间也相对增加,高峰时段重点区域见警率大幅上升,旅客群众安全感提升。 “以前在安检口只能看到一名民警,现在能看到两名民警,非常有安全感。”在郑州东站工作的某银行职员李曼茹说。 郑州东站是全国铁路公安“站车交接点”之一,由于处于“米”字型高铁枢纽,案件数量多。李鹏说:“案件办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关系旅客安全感。” “带好队伍,重要的是民警思想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建工作是一个派出所的‘灵魂’,就像这股绳子中的芯线,有了这根芯线,就容易拧成一股绳,如果没有芯线,这股绳就容易散掉,关键时刻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不起来。”李鹏通过党课凝聚全所民辅警思想共识。 他组织开展的“沉浸式”党课,把党课从“课堂上”搬到“现场中”,让民辅警把自己的身边事、心里话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沉浸式”党课,聚焦铁路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主题,民辅警通过把节日坚守岗位、放弃与家人团圆、守护春运平安等工作、生活中的事例演绎出来,用“小故事”说“大道理”,台下民辅警感同身受,现场气氛热烈。 为实现办案“效果好、质量高”,李鹏组织民警开展数据建模、视频追踪等实战培训,加强实战演练,并同步推进执法规范化。他组织业务骨干结合办案情况,编制《执法规范用语指引》,细化16类场景60余条规范用语,并推行“首问负责制”“微笑执法”“执法回访”等机制,民警执法执勤能力持续提升,破案效率大幅度提高。今年,郑州东站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们也都出过门,对这句话应该不难理解。旅客群众出门在外不容易,担心遇到各种问题,他们的小事、难事我们都要当成大事来办。我们多一分担当,群众就多一分舒心。”李鹏经常对民警说。 作为全国交通枢纽,郑州东站客流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转换乘客流多,由于时间紧张,物品遗失类警情时有发生。 “就说一张小小的身份证,出差、旅游时丢了,后续行程就会受到影响。”李鹏以身份证为例,道出群众出行的“痛点”。他以“让身份证回家”活动这一“小切口”,深耕便民利民“大文章”,在站区组织张贴357个报警标识,缩短群众报警时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号召旅客捡到他人的身份证及时交给站区民辅警。 近两年来,李鹏带领全所民辅警接处求助警情两万余起,解决旅客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万余件,64名民警受到上级公安机关表彰,其中,两名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7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

|
|
“我们多一分担当,群众就多一分舒心”
|
铁警李鹏精心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
|
|
( 2025-10-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杨彦平
位于“米”字形高铁路网中枢的郑州东站,日均客流超30余万人次,在41万平方米的站区,总有一名民警穿梭在旅客中间、出入口处,每天平均步数在4万步。 他就是郑州铁路公安局郑州公安处郑州东站派出所所长李鹏。从警以来,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6次。 “‘平安’二字,重如千钧。站在站区、守在旅客身边,看着他们安全到发,我的心才是最稳当的。”这是李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如果不去巡查,我就不能及时发现站区的新情况。”李鹏每天雷打不动在站区巡查。他发现,客流高峰期,治安警力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警情集中多发,民警忙得跑断腿。“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警力和客流同涨落’。”他牵头收集600条警情信息、客流数据,画出23张分析图表,准确捕捉到了“潮汐”规律:每天9点,警力随着客流一同“涨潮”,15点后警力随着客流“退潮”,高峰期,警力需求集中在安检口、候车厅。 李鹏果断打破传统的全天候轮班制,推行“潮汐警务”,减少夜间警力,把警力集中到高峰时段、重点区域。实践表明,“潮汐岗”警力工作时长由原来的每班24小时减至21小时,但在客流高峰、警情多发时段,在岗警力却上升了58%,民警有效工作时长大幅上升,休整时间也相对增加,高峰时段重点区域见警率大幅上升,旅客群众安全感提升。 “以前在安检口只能看到一名民警,现在能看到两名民警,非常有安全感。”在郑州东站工作的某银行职员李曼茹说。 郑州东站是全国铁路公安“站车交接点”之一,由于处于“米”字型高铁枢纽,案件数量多。李鹏说:“案件办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关系旅客安全感。” “带好队伍,重要的是民警思想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建工作是一个派出所的‘灵魂’,就像这股绳子中的芯线,有了这根芯线,就容易拧成一股绳,如果没有芯线,这股绳就容易散掉,关键时刻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不起来。”李鹏通过党课凝聚全所民辅警思想共识。 他组织开展的“沉浸式”党课,把党课从“课堂上”搬到“现场中”,让民辅警把自己的身边事、心里话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沉浸式”党课,聚焦铁路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主题,民辅警通过把节日坚守岗位、放弃与家人团圆、守护春运平安等工作、生活中的事例演绎出来,用“小故事”说“大道理”,台下民辅警感同身受,现场气氛热烈。 为实现办案“效果好、质量高”,李鹏组织民警开展数据建模、视频追踪等实战培训,加强实战演练,并同步推进执法规范化。他组织业务骨干结合办案情况,编制《执法规范用语指引》,细化16类场景60余条规范用语,并推行“首问负责制”“微笑执法”“执法回访”等机制,民警执法执勤能力持续提升,破案效率大幅度提高。今年,郑州东站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们也都出过门,对这句话应该不难理解。旅客群众出门在外不容易,担心遇到各种问题,他们的小事、难事我们都要当成大事来办。我们多一分担当,群众就多一分舒心。”李鹏经常对民警说。 作为全国交通枢纽,郑州东站客流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转换乘客流多,由于时间紧张,物品遗失类警情时有发生。 “就说一张小小的身份证,出差、旅游时丢了,后续行程就会受到影响。”李鹏以身份证为例,道出群众出行的“痛点”。他以“让身份证回家”活动这一“小切口”,深耕便民利民“大文章”,在站区组织张贴357个报警标识,缩短群众报警时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号召旅客捡到他人的身份证及时交给站区民辅警。 近两年来,李鹏带领全所民辅警接处求助警情两万余起,解决旅客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万余件,64名民警受到上级公安机关表彰,其中,两名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7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

|
|
|